美文网首页
闹热,闽南农村民俗日

闹热,闽南农村民俗日

作者: 海笑天晴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21:3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我娘家的闹热日。

所谓闹热日,是一种民俗日,或曰封建日。我说不清它的起源,也不太懂民俗,只知道它是一种民俗。

这一天是要拜拜的,特殊的年份里,还会有一些大型的民俗活动,几乎全村都会出动,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总之足够“热闹”。

当然,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要请客。

从我记事起,小时候,每年都会在某些固定的日子,跟着奶奶,或者父母,去亲戚家做客。那些日子,就是他们的闹热日。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所以特别期待那些特殊的日子,就像期待过年一样。

记忆中奶奶的娘家,后溪的某个村落,那条小河流,以及那一顿顿美味佳肴,永不褪色。

而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慢悠悠前往灌口陈井姑婆家的路上,坐到腿麻了,也不嫌累,因为前方有好吃的面条包海蛎饼在等着。

还有姑姑家的闹热日,我和同龄的表姐妹们,也必须相聚一番。我们绕着他们家前面的那片池塘耍半天,然后在餐桌上争来吵去闹半天。

关于母亲娘家的记忆,是进了村庄,一路上,不断会有人和母亲打招呼。母亲一回到娘家,口音马上自然变成娘家那边的,我们总是笑她,说人家会变脸,而她会变音。

关于母亲娘家的记忆,还有跟母亲去村里的寺庙拜拜的事情。母亲不停念着,虔诚祈祷着什么。

当然,外婆那满脸像菊花绽放的笑容,和那一大桌子好吃的食物,也是记忆中挥散不去的永恒。

除此之外,还有我的大姨家,二姨家,三姨家,四姨家……我妈的姐妹太多了,所以,好日子也很多。

时代在变化,闹热的习俗却没变。但是,渐渐地,大家都不太爱做客了,越来越多的人家也都不再请客了。但我的娘家,我的姐姐家,我的各个姨家,都还延续着请客的习惯。

现在的人,早就对吃没那么期待了,大家期待着的其实是那个日子的相聚。平日里大家都很忙,有空就来往,没空就各过各的。但一年里的那个日子,给了大家相聚的理由。

今天,我也因了娘家的闹热日,去了我妈家,我的两个姐姐家。见到了久不想见的亲戚:我的几个阿姨,舅舅,姑姑,姑婆的女儿,以及他们的下一代,我还首次见到了表弟的二胎。看着这么多人齐聚一堂,真的感觉亲情让人很快乐。

我还去了两个热情相邀的昔日小姐妹家,吃已经不是目的,见面活络交流一下感情才最重要。

我们去了园博园,途径村里的大戏台,台上正演着漳州龙海歌仔戏团的歌仔戏。这也是每年这个日子的一个重要节目,经久不衰。演出很好,只是没有几个观众。突然想起小时候看戏的情景,感叹时代的变化。

闹热日年年有,愿人常在,情亦常在。

相关文章

  • 闹热,闽南农村民俗日

    今天,是我娘家的闹热日。 所谓闹热日,是一种民俗日,或曰封建日。我说不清它的起源,也不太懂民俗,只知道它是一种民俗...

  • 潮汕民俗“闹热”

    今天正月廿十是我家乡闹热的日子。闹热这一天就是大家把本地大大小小所有的神(俗称老爷)都抬出来游街(叫神遊也...

  • 一场民俗让我了解家乡很多

    周末回了趟家,赶上农村二月初一的一场民俗活动,闽南叫“进香”,休息日,比平时参加的人更多,站在庙门旁,看着进进出出...

  • 闹热

    成都的夜很闹热,晚上正是想要放松的时候,陪母亲走在街上,闹热非常。母亲喜静,走了两条街,就累了。 闹热...

  • 敬天公

    敬天公是闽南地区最盛行的闽南民俗之一,民间俗称的"天公"即玉皇大帝,也是道教传统上所尊称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

  • 耳听为虚 ll 乡腔词汇----“趣味”

    我们知道,闽南语的词汇里有很多反转词,这是它特有的词汇特点,常见常用的比如:拖鞋叫鞋拖,热闹叫闹热,台风叫风台,还...

  • 会同学的趣事一二三

    我这个人喜欢“闹热”,这个词在我们方言闽南话的意思就是“热闹”的意思啦!所以,我很喜欢组织策划一下聚会什么的,当然...

  • 甘肃武山农村民俗

    点高山 榆钱春文学社 陈中杰 武山县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高高山,过去每年的端午节,村里的放羊娃都要点高山。 说起点高...

  • 在老家农村吃酒席,有一个怪现象,我是真的看不惯!

    吃酒席是我们中国的一种民俗习惯,在以前基本上都是结婚生子的时候才会办酒席,把亲戚朋友都请到家里一起热闹热闹,但是现...

  • 中秋诗词——无预

    由于童年既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也没有在城市生活过,所以对民俗风情很无知,每到各处旅游时,就会很关注当地的民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闹热,闽南农村民俗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ql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