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娘家的闹热日。
所谓闹热日,是一种民俗日,或曰封建日。我说不清它的起源,也不太懂民俗,只知道它是一种民俗。
这一天是要拜拜的,特殊的年份里,还会有一些大型的民俗活动,几乎全村都会出动,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总之足够“热闹”。
当然,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要请客。
从我记事起,小时候,每年都会在某些固定的日子,跟着奶奶,或者父母,去亲戚家做客。那些日子,就是他们的闹热日。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所以特别期待那些特殊的日子,就像期待过年一样。
记忆中奶奶的娘家,后溪的某个村落,那条小河流,以及那一顿顿美味佳肴,永不褪色。
而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慢悠悠前往灌口陈井姑婆家的路上,坐到腿麻了,也不嫌累,因为前方有好吃的面条包海蛎饼在等着。
还有姑姑家的闹热日,我和同龄的表姐妹们,也必须相聚一番。我们绕着他们家前面的那片池塘耍半天,然后在餐桌上争来吵去闹半天。
关于母亲娘家的记忆,是进了村庄,一路上,不断会有人和母亲打招呼。母亲一回到娘家,口音马上自然变成娘家那边的,我们总是笑她,说人家会变脸,而她会变音。
关于母亲娘家的记忆,还有跟母亲去村里的寺庙拜拜的事情。母亲不停念着,虔诚祈祷着什么。
当然,外婆那满脸像菊花绽放的笑容,和那一大桌子好吃的食物,也是记忆中挥散不去的永恒。
除此之外,还有我的大姨家,二姨家,三姨家,四姨家……我妈的姐妹太多了,所以,好日子也很多。
时代在变化,闹热的习俗却没变。但是,渐渐地,大家都不太爱做客了,越来越多的人家也都不再请客了。但我的娘家,我的姐姐家,我的各个姨家,都还延续着请客的习惯。
现在的人,早就对吃没那么期待了,大家期待着的其实是那个日子的相聚。平日里大家都很忙,有空就来往,没空就各过各的。但一年里的那个日子,给了大家相聚的理由。
今天,我也因了娘家的闹热日,去了我妈家,我的两个姐姐家。见到了久不想见的亲戚:我的几个阿姨,舅舅,姑姑,姑婆的女儿,以及他们的下一代,我还首次见到了表弟的二胎。看着这么多人齐聚一堂,真的感觉亲情让人很快乐。
我还去了两个热情相邀的昔日小姐妹家,吃已经不是目的,见面活络交流一下感情才最重要。
我们去了园博园,途径村里的大戏台,台上正演着漳州龙海歌仔戏团的歌仔戏。这也是每年这个日子的一个重要节目,经久不衰。演出很好,只是没有几个观众。突然想起小时候看戏的情景,感叹时代的变化。
闹热日年年有,愿人常在,情亦常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