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是需要一些精神的,比如说永争第一的精神,比如说不服输的精神,比如说不甘人后的精神,比如说,要追求某一个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比如说要追求一个理想不要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可以奉献的精神,爱护他人的精神,爱护动物的精神或者爱护植物的精神,全力以赴支持他人的精神,这种事精神也可以是对某一种知识追求的精神,为某一种主义献身的精神,对某一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对某一项技术追求极致的精神。每个人各有不同精神,但是总之呢,就是让自己沉浸在某一件事的理由,或者让人毫无理由的沉浸在某一件事中。
总之呢,有精神的人心里面就有一股劲儿,无论这种精神是在前面作为引领,还是在后面作为推动力,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让人往前走,精神是人前进的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把人的需要分成5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人们不再为吃饭穿衣发愁,多数人由吃饱转向吃好,有的人还转向了吃出健康。整体上看人们的心理需要向更高层发展,生理需求满足后,人们对安全需求、尊重的需求、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都随之增加。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很早就把自己的目标定在自我实现上,为此做过很多的努力,也做过很多的个人分析,但是我并没有发展到自我实现的那个层次,我做事情的时候还会想到能不能挣到钱,能挣多少钱?能不能取得一些成就,可以给自己带来荣誉?我被金钱和荣誉困住,不能超越。我和任何人没有任何的差别,这点让我很气馁,我在遥望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却不知道途径在哪里,我要怎样才能到达那里。
昨天听一位党校教授的讲课,讲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一穷二白,为了造原子弹,很多人付出艰辛的努力。领袖的高瞻远瞩,科学家摒弃自我荣誉,为制造原子弹,一辈子隐姓埋名,几十万军人,秘密被转移到实验基地,不能回家探亲家,家人不知道他们的死活。在那样一个贫穷的时代,大家竟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付出自己多年的心血。这就是一种精神,人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活在未来的。而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附带着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所谓的自我实现大约就是如此吧。
许多抱怨生命没有意义的病人沉浸于病态的自我关注中 ,他们穷思极虑地每日三省吾身或咬紧牙关拼命苦撑来实现自我。这种描述就像某一个阶段的我。而生命的意义感只会随之而起,不可能靠刻意的追求便能得到,它永远是一种衍生而来的现象,当我们超越自我,当我们专注于他人或他物而处于忘我的境界,它便会出现在我们的体验中。
人生本无意义,需要我们付之于意义。
通过爱作为一条途径,爱自己,爱他人,爱工作,爱世界……我们的价值和他人的利益紧密相连,自我实现便在这连接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