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放高温假,趁这个时间,终于将开学报道收上来的暑假作业逐一翻遍。结果漏写名字的,口口声声说交给我了却没看到本子的,作业被当垃圾扔了的……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细想想,开学报到时学生自助分类交作业虽然快,但后续仍然需要统计作业情况。加上班级孩子作业本署名的习惯很差,容易遗漏作业登记情况。后续逐一核实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以后开学报道的流程应该尽量优化:
分类分工登记作业
像素质报告手册、快乐暑假这样不求质量只求完成的作业,可以请班级里的小帮手边收登记,同时还可以把关是否按时完成。
像作文、练字这类对质量有要求的作业,也可以分别请小帮手边收边登记,督促学生写好名字,预备老师二次检查。
总之,当事务繁琐时,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合作高效完成。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脑海里浮现边收作业边登记的想法时,觉得十分熟悉。再回想,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不就是这样安排开学报道的吗?
学生轮流上讲台将假期作业拿给我翻阅,不合格的作业当场打下去,要求补好再次上交。我在讲台上检查作业,底下的学生开心地聊着暑假见闻,教室里闹哄哄一片,一个开学报道下来,心烦气躁,衣服也被汗水浸透。
有次接新班看到孩子们一来到学校自觉将作业分门别类放好,秩序井然,恍然大悟,决定采用这种交作业方式。
然而我只看到了孩子们交作业的井然有序,忽略了背后检查作业的辛酸。想来原来的老师在孩子交作业习惯这方面训练更加严格,孩子的作业意识,包括写名字、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方面做的更好。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不要盲从。走一步想百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