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是今年市场的主要关键词。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让曾经在市场中如鱼得水的私募显得有些难以适应。近日,证监会半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情况公布,多家知名私募榜上有名。天马行空多年,私募初系缰绳。
▍多家知名私募被罚
8月19日,证监会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执法情况,从公布的结果看,多家知名私募榜上有名,一石激起千层浪。
证监会称,上半年对305家私募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涉及基金2462只,基金规模在0.9万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14%。此次检查的重点包括募资行为合规性、基金资产安全性、信息披露及时性、基金杠杆运用情况、是否存在侵害投资者权益行为等5个方面。
检查最终结果显示,有73家私募机构被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其中包括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红杉资本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创势翔投资有限公司、君毅(湖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格上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等公司,榜上有名。
其中,知名私募倚天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飞被采取了监管措施,他也是此次专项检查中,唯一被采取措施的个人。
从细分结果来看,除了部分私募涉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承诺保本保收益、挪用或侵占基金财产、基金资产和自有基金混同等问题外,证监会还发现很多机构存在公开募集、未按合同约定托管基金财产、投资方向不符合合同约定、费用列支不符合合同约定、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证券类私募机构从业人员无从业资格等一般性违规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机构存在登记备案信息不准确、更新不及时、合格投资者管理制度不健全、私募基金风险评级及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评估不到位等其他不规范问题。
监管部门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私募机构移送地方公安部门,对严重违规问题的私募机构采取了立案稽查等措施。
▍强监管下资金面将承压
对于当前监管层的态度,玄甲金融此前也多次谈到:证监会新任主席上台后,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是新一届监管层实施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大半年来,监管层对私募机构大检查、对炒资金实行「特停」、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券商进行降级处罚、降杠杆、暂停分级基金注册等行为,都充分体现了监管层的意图。
对行业发展而言,《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称:「对于多年天马行空的私募行业而言,初系缰绳或许会有些不适应。但必须看到,这样的「洗牌」让私募基金站在发展新起点上,洗洗更健康。未来,私募机构的生存之本是公众信任,核心竞争力是投资研究能力与风险管控能力。符合监管要求,是私募管理机构当下要关注的首要问题。而从长远来看,那些将投资者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不断创造优良业绩的私募基金,才能经得住市场考验,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
管中窥豹,说完了私募,再说说市场,毕竟我们都在这里掘金。
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对于一向有政策市之称的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层思路的变化无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监管加码有哪些直接的影响呢?投资者又该如何适应新环境呢?
玄甲金融认为,监管加码首先影响的是资金面的变化。打击游资、降杠杆、清理违规私募等行为,最直接影响的是市场资金面。
在市场本身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情况下,这些行动都势必加剧市场资金面的不平衡,再加上IPO速度的加快,市场是否能向好,每一个投资者心中都打着一个问号:毕竟监管态度的趋严,会降低场外资金入市的欲望,那么,股市大幅走高的可能性就较低。
因此,投资者应对收益降低预期,在控制好仓位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策略在市场中博取稳健的收益。对前期被热炒的举牌概念个股,建议不宜去当接盘侠。从当前市场运行状况来看,热点并不突出,投资者可以耐心等待新的热点板块,或者小仓位参与一些量价趋势形态较好的个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