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ython深度学习-2.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Python深度学习-2.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作者: coding_coder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22:45 被阅读0次

    2.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2.1初识神经网络

    1. 在机器学习中,分类问题中的某个类别叫作类(class)。数据点叫作样本(sample),某个样本对应的类叫作标签(label)
    2. 训练集(training set)测试集(test set)
    3. 针对MNIST,将训练数据(train_images 和 train_labels)输入神经网络;其次, 网络学习将图像和标签关联在一起;最后,网络对 test_images 生成预测,而我们将验证这些预测与 test_labels 中的标签是否匹配
    4. 神经网络的核心组件是层(layer),它是一种数据处理模块,你可以将它看成数据过滤器。大多数深度学习都是将简单的层链接起来,从而实现渐进式的数据蒸馏(data distillation)
    5. 编译(compile)步骤:
      •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网络如何衡量在训练数据上的性能,即网络如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优化器(optimizer):基于训练数据和损失函数来更新网络的机制
      • 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控的指标(metric)
    6. 在训练数据上拟合(fit)模型
    7. 检查一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
    8. 过拟合是指机器学习模型在新数据上的性能往往比在训练数据上要差

    2.2神经网络的数据表示

    张量是矩阵向任意维度的推广[注意,张量的维度(dimension)通常叫作轴(axis)

    2.2.1标量(0D 张量)

    1. 仅包含一个数字的张量叫作标量(scalar,也叫标量张量、零维张量、 0D 张量)
    2. 标量张量有 0 个轴(ndim == 0)。张量轴的个数也叫作**阶(rank) **

    2.2.2向量(1D 张量)

    1. 数字组成的数组叫作向量(vector)或一维张量(1D 张量)
    2. 一维张量只有一个轴

    2.2.3矩阵(2D 张量)

    1. 向量组成的数组叫作矩阵(matrix)或二维张量(2D 张量)
    2. 矩阵有 2 个轴(通常叫作行和列)

    2.2.4 3D 张量与更高维张量

    1. 将多个矩阵组合成一个新的数组,可以得到一个 3D 张量,你可以将其直观地理解为数字组成的立方体
    2. 将多个 3D 张量组合成一个数组,可以创建一个 4D 张量,以此类推。深度学习处理的一般是 0D 到 4D 的张量,但处理视频数据时可能会遇到 5D 张量

    2.2.5关键属性

    1. 轴的个数(阶)
    2. 形状
    3. 数据类型

    2.3神经网络的“齿轮”:张量运算

    2.3.1逐元素运算

    1. 逐元素(element-wise)的运算:该运算独立地应用于张量中的每个元素
    2. 运算非常适合大规模并行实现(向量化实现,这一术语来自于 1970—1990 年间向量处理器超级计算机架构)

    2.3.2广播

    1. 较小的张量会被广播(broadcast),以匹配较大张量的形状
      • 向较小的张量添加轴(叫作广播轴),使其 ndim 与较大的张量相同
      • 将较小的张量沿着新轴重复,使其形状与较大的张量相同

    2.3.3张量点积

    点积运算,也叫张量积(tensor product,不要与逐元素的乘积弄混)

    2.3.4张量变形

    1. 张量变形是指改变张量的行和列,以得到想要的形状
    2. 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的张量变形是转置(transposition)

    2.4神经网络的“引擎”:基于梯度的优化

    1. 训练循环:
      • 抽取训练样本 x 和对应目标 y 组成的数据批量
      • 在 x 上运行网络[这一步叫作前向传播(forward pass)],得到预测值 y_pred
      • 计算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用于衡量 y_pred 和 y 之间的距离
      • 更新网络的所有权重,使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略微下降
    2. 利用网络中所有运算都是可微(differentiable)的这一事实,计算损失相对于网络系数的梯度(gradient),然后向梯度的反方向改变系数,从而使损失降低

    2.4.1什么是导数

    1. 导数
    2. 可微

    2.4.2张量运算的导数:梯度

    1. 梯度(gradient)是张量运算的导数。它是导数这一概念向多元函数导数的推广
    2. 单变量函数 f(x) 的导数可以看作函数 f 曲线的斜率。同样,gradient(f)(W0) 也可以看作表示 f(W) 在 W0 附近曲率(curvature)的张量
    3. 对于张量的函数 f(W),通过将 W 向梯度的反方向移动来减小 f(W) ,W1 = W0 - step * gradient(f)(W0),其中 step 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因子。比例因子 step 是必需的,因为gradient(f)(W0) 只是 W0 附近曲率的近似值,不能离 W0 太远

    2.4.3随机梯度下降

    1.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mini-batch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又称为小批量 SGD)

      • 抽取训练样本 x 和对应目标 y 组成的数据批量
      • 在 x 上运行网络,得到预测值 y_pred
      • 计算网络在这批数据上的损失,用于衡量 y_pred 和 y 之间的距离
      • 计算损失相对于网络参数的梯度[一次反向传播(backward pass)
      • 将参数沿着梯度的反方向移动一点,比如 W -= step * gradient,从而使这批数据上的损失减小一点

      随机(stochastic)是指每批数据都是随机抽取的

    2. 真 SGD :每次迭代时只抽取一个样本和目标,而不是抽取一批数据

    3. 批量 SGD:每一次迭代都在所有数据上运行

    4. 神经网络的每一个权重参数都是空间中的一个自由维度,网络中可能包含数万个甚至上百万个参数维度

    5. SGD 还有多种变体,其区别在于计算下一次权重更新时还要考虑上一次权重更新,而不是仅仅考虑当前梯度值,比如带动量的 SGD、 Adagrad、 RMSProp 等变体。这些变体被称为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method)优化器(optimizer)

    6. 动量解决了 SGD 的两个问题:收敛速度和局部极小点。将优化过程想象成一个小球从损失函数曲线上滚下来。如果小球的动量足够大,那么它不会卡在峡谷里,最终会到达全局最小点

      past_velocity = 0. 
      momentum = 0.1 # 动量
      while loss > 0.01:
          w, loss, gradient = get_current_parameters()
          velocity = past_velocity * momentum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
          w = w + momentum * velocity - learning_rate * gradient
          past_velocity = velocity
          update_parameter(w)
      

    2.4.4链式求导:反向传播算法

    1. 链式法则
    2. 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有时也叫反式微分, reverse-mode differentiation):反向传播从最终损失值开始,从最顶层反向作用至最底层,利用链式法则计算每个参数对损失值的贡献大小
    3. 符号微分。给定一个运算链,并且已知每个运算的导数,框架(比如TensorFlow)就可以利用链式法则来计算这个运算链的梯度函数,将网络参数值映射为梯度值。对于这样的函数,反向传播就**简化为调用这个梯度函数 **

    本章小结

    • 学习是指找到一组模型参数,使得在给定的训练数据样本和对应目标值上的损失函数最小化
    • 学习的过程:随机选取包含数据样本及其目标值的批量,并计算批量损失相对于网络参数的梯度。随后将网络参数沿着梯度的反方向稍稍移动(移动距离由学习率指定)
    • 整个学习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神经网络是一系列可微分的张量运算,因此可以利用求导的链式法则来得到梯度函数,这个函数将当前参数和当前数据批量映射为一个梯度值
    • 损失和优化器。将数据输入网络之前,需要先定义这二者
    • 损失是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最小化的量,因此,它应该能够衡量当前任务是否已成功解决
    • 优化器是使用损失梯度更新参数的具体方式,比如 RMSProp 优化器、带动量的随机梯度下降(SGD)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ython深度学习-2.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u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