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所以,当发现孩子和“坏孩子”在一起玩时,难
免会萌生出复杂的心情。
在心理学中,也有一个专用名词来形容“跟别的孩子学坏”:朋辈影响。
“朋辈”是指一个年纪相近的群体,彼此有相近的兴趣、价值观念,对于此群体有归属感,
朋辈关系甚至会比家人更紧密。朋辈影响,多于读书时期出现在中小学时,由于青少年未有
成熟的独立思想,因而很容易受到同学影响。
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的判断力较弱,模仿力很强,如果交友不慎就很容易“变坏”,
所以需要像《孟母三迁》的故事那样,不能让孩子去结交那些“坏孩子”。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成年人的交际法则相当复杂,判断一个人能否发展成朋友往往带有功利心态,投射到孩子的
朋友圈就是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正向的引导。但孩子是不一样的,对方今天穿的衣服是
自己喜欢的颜色,昨天看过一样的动画片,这样简单的理由都有可能成为友情的萌芽。
孩子们的友情就是这样简单而纯粹。用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态去妄加干涉,对孩子来说其实相
当不公平。
另外,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班级中,被家长判断为品行优良可以深交的“好孩子”们,在
孩子看来往往老实巴交并且无趣,而人气最高的那群人,更大的概率会是家长眼中的“坏孩
子”们。
这时如果一味地阻止孩子和“坏孩子”交往,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在班级中渐渐成为孤立的存
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