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畏人拼命
介侍郎有族兄①某,强悍,憎人言鬼神事。每所居,喜择其素号不祥者而居之。
过山东一旅店,人言西厢有怪,介大喜,开户直入。坐至二鼓②,瓦坠于梁。介骂曰:“若鬼耶,须择吾屋上所无者而掷焉,吾方畏汝。”果坠一磨石。介又骂曰:“若厉鬼耶,须能碎吾之几,吾方畏汝。”则坠一巨石,碎几之半。介大怒,骂曰:“鬼狗奴!敢碎吾之首,吾方服汝!”起立掷冠于地,昂首而待。自此,寂然无声,怪亦永断矣。
【注释】
①族兄:同高祖兄弟的兄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长者。《后汉书·刘玄传》:“ 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也。”
②二鼓:即二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分别为黄昏(一更)、人定(二更)、夜半(三更)、鸡鸣(四更)、平旦(五更),用鼓打更报时,因此二更天也称为二鼓。
【赏析】
今日网络用语中,有“立flag”之说,指人大言炎炎,无所顾忌,却旋即被现实所嘲讽。其实这种说法,古人在诗话、词话、小说中曾多次言及,只不过不叫“立flag”,而是叫“谶语”。
《三国演义》之中,曹操在败走华容道的时候,曾三次一语成谶。第一次,“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属下问其故,他说:“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结果呢?话音刚落,赵云伴着鼓声和火光杀将出来,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到了疏林之中,曹操又“仰面大笑”,笑周瑜、诸葛亮浪得虚名,不知在此埋伏人马,毫无意外的,这一笑,又引出了张飞。再次突围后,曹操有好整以暇地笑了一次,这次,笑出了关羽的伏军,真正一败涂地。
这一段情节,无疑颇具喜剧色彩。喜剧色彩的由来,既在于作者写曹操的“笑”和伏军 的出现,应验了设置的悬念和读者的心理预期,也在于曹操的举动中,蕴含着滑稽色彩。曹操处变不惊,还能好整以暇,苦中作乐,也算枭雄本色,无奈诸葛亮技高一筹,曹操每一笑,都落入他的彀中,如此写来,正以曹操的狼狈,衬托出诸葛亮的高明
《鬼畏人拼命》一文中,作者写了一个强悍而戇直的人物,在一个鬼神之说盛行的环境中,介某却不喜人言鬼神之事,不但不喜,还要反其道而行之,专找传言有鬼祟的地方去住。这次到了山东,又碰到这样的所在,初听说时,他的反应是“大喜,开户直入”,欢喜之情,见于颜色,这已是一奇。
到了屋中,他并不安歇,而是坐以待之。果然,这次并非以讹传讹,二更时分,梁上坠瓦,正主出现了。其实,在志怪小说中,常有描写介某这类“明知屋有鬼,偏向鬼屋行”人物的故事。但是,故事进行到鬼真的出现的时候,主人公有的如叶公见真龙般怯了场,有的则演变成了露水姻缘。如《聊斋志异》中《莲香》的男主角桑生,邻居问他独居怕不怕鬼狐,他答道:“丈夫何畏鬼狐?雄来吾有利剑,雌者尚当开门纳之。”后来,鬼、狐果然都来了,而故事经历了一波三折,也终归于圆满。
但本文的介某并非外强中干之人,文中也并无鸳鸯蝴蝶故事。介某见鬼,有三骂。第一骂:要求鬼自证身份——既然你伏在屋顶上,那你就扔一个屋顶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让我见识一下你的变化之神通,否则,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鬼呢?鬼如其言,扔下来一块屋顶上绝不该有的磨石。介某又骂:要求鬼自证脾性——鬼有温和派,有恐怖派,谁知道你是哪一派的呢,如果真是厉鬼,那就给我点颜色看看。鬼又如其言,扔下巨石砸碎了房中的几案。常人至此,哪怕不战栗退缩,恐怕也会噤声收敛,介某则不然,又有第三骂:你这该死的厉鬼,你敢杀了我,我才服你!这次,鬼并未如其言,而是避而远之,认了栽了。
这篇故事与《三国演义》曹操之三笑相似的地方,在于二者都是“甲说谶语——乙使之应验”的结构,又都将这种结构重复使用了三次,在重复之中逐次递进,烘托出笑点。而不同之处在于,《鬼畏人拼命》中的介某,初时像是被鬼戏弄的滑稽人物,而他屡遭鬼戏,竟然气不稍馁,一直强项到底,最后竟然把鬼都吓走了,可见无论是真实的人间,还是隐喻着人间的阴间、天界,都遵从同样的法则:强弱之判,不在人、鬼的身份,而在其内心是否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