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下了第二节课,我们六年级全体老师在会议室开了第一次月考分析会,正校长和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都参加了。
年级主任先向本年级全体教师和校领导汇报了这次月考各科成绩及排名,与分班时的成绩对照升降情况,然后从语文学科开始,让老师们从一班开始一个老师一个老师地对自己班的试卷进行分析,说说自己教学的优劣得失,最后说说自己今后怎么教学。
我班语文考得很不好,年级倒数第一,被考试第一的班落下了八分多。进六年级分班时,我班语文是年级倒数第二的那个班,这次月考倒好,直接成了倒数第一。只是分班时,成绩和第一的班差距是四分多,我教了一个月,距离又多拉开了四分多。看看试卷,哪里出错都不少,至于拉开的距离,主要还是在考的课后题上和课文内容考察上。
听听同组老师们的经验,我就知道我的不足在哪了。我上语文课,很多要点我不喜欢让学生抄下教参上的答案,而是喜欢多花点功夫领他们反复理解,然后让他们根据理解去自己组织语言写下来。有时候同一个事,我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引导他们理解,希望他们把语言灵活运用起来。换个说法,是对于重点难点,我喜欢举例子说明,不喜欢给他们明确的理论的答案,有的时候讲得有点宽泛有点深。这也是我的课上得比别人慢的一个原因。而考得好的两位老师介绍经验时说考的两个课后题,她们班很少丢分,原因就是课后题的答案,她们都让学生抄到课本上,然后考试之前背课后题。而这,正是我不喜欢做的。但是,这也不能不说确实是经验,毕竟每课课后题都是课文重点。
人都说,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喜欢照着分数教的,必定会在怎么得高分上下功夫,也必定经常得高分。而我教语文在乐趣,不喜欢过于死板,更不喜欢语文非得弄个标准答案,这是我的特点,在分数面前也是我的缺点。
在分析会上,考得差的老师都分析了学生因素。我知道我这方面绝对有,因为这一个月我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我班学生的语文水平。分班时我班第一名位置的那个女孩,在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中,除了能做完作业,还没表现出任何优势;从原先我五.三班分进来的几个孩子,原本在中游水平的在这个班的分班名单上是在上游,原本四十多名上的在这个班里成了中游。我班前几名的学生作文水平很不理想,这次各科成绩总分考班里第一的那个孩子作文连分段都不太会。学生因素还有不少,但我不想归罪于他们。因为归因于分的学生水平不好没任何用处。我的分析是我还要不断努力。我想的是,我还要继续和学生磨合,我想把学生那些不规范的学习方式使劲掰一掰,让他们规范地进行语文学习。
面对大家各自的种种分析,我想的是这一年我能不能领他们进步,能领他们进步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