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让人关注,议论的事情,就是“丁香医生”揭露保健帝国权健。
权健凭着天价的保健鞋垫、卫生巾起家,在全国有70000多家加盟的火疗店的掩护下,用了14年,在中国构建了一个年销售额接近200亿的保健帝国。
在这个帝国中,参与者不仅搭上钱财,更有人烧伤、伤残甚至丢了性命。
我在医院看完“丁香医生”的揭露,大快人心之余,没有多少高兴的。
因为没有了权健了,还会有其他的各种“健”。
不仅是保健品,很多治疗都是许多的虚假和夸大。
2018年有本书记录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滴血成金》
一位19岁的美国女孩,发明了一个机器,不用大头针、不用扎胳膊,不用抽许多血,轻轻一下手指,一两滴血就可以检测出几百项生理指标。
这个生意让她的公司市值达到了600亿人民币以上,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她为美国全球创业大使,哈佛医学院邀请她加入研究会委员。
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美国前国务卿,美国前国防部长,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前主任,美国前海军上将,美国陆战队将军。
而这个被全国关注的生意,被老百姓拿验血看病的检测,居然是全是靠欺骗。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调查后,惊呆了所有人。
验血含的250项检测,只能做12项检测,其他238项检测全部都是买来的机器。
而所做的检测中错误率也极高:睾酮含量错误率87%,前列腺癌筛查错误率22%,维生素B12含量的误差范围:34%-48%。一般机器的误差是2%-3%。
和正常的机器相比,总体偏差高达146%,实验室人员没有取得任何化验资质,血液储存温度不当,化验用的试剂已经过期。。
在这样的检测下,若是病人相信了检测结果,会错误加大药量,会危机生命。
健康的人会误以为自己得了疾病。甚至有些病人会以为自己康复,延误病情治疗。
2014年的魏则西事件,很多人已经忘记,也有很多人依然记得。
2014年,西安的大学生魏则西被查出患滑膜肉瘤。这种疾病5年生存率还可以的。
结果他被莆田系的某医院的疗法给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并且搭上了自己的生命。更是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
临死前,魏则西写下了自己的治病过程,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受骗的人更少些。
德国的医药记者尤格.布雷希,因为想要健康的活着,写了一本书《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疗产业如何卖掉我们的健康》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健康人是如何被制药公司愚弄成病人的。
而最常见的五种方式是:
把生命正常过程当成医疗问题
把个人问题和社交问题当作医疗问题
把治病风险当成疾病
把罕见症状当成四处蔓延的流行病
把轻微症状当成重病前兆
在医药厂家 医生 媒体 广告等的联盟下,把任何人诊断成病人是非常容易地事情。
每年我们的身边都会出现新的疾病名称,熟悉的、不熟悉的,越来越多的人得病。
有些病是真的疾病,有些病不是疾病。
每年我们身边都会出现新的治疗方式,新的药物,能治百病,能解一切病痛。
有些药物能真的帮助病人减少痛苦,有些反而增加痛苦,加速身体的衰落。
无论医生还是大夫,都应是白衣天使,给人们带来生命的希望。
商家和各类机构却更多的关心收益,在病人生病着急时,给了希望后的绝望,骗取病人的治病钱。
而现在很多保健品不仅骗取病人的钱,连婴儿 健康的人也不放过,各类宣传手段,各类神奇疗效,层出不穷的花样。
我在医院看完 “丁香医生”的文章,无意发现“丁香医生” 所在公司也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也进入了保健品行业。
希望“丁香医生”在揭露别人的同时,也依然能保有白衣天使的准则。
阿婆最初人不舒服,各种检查下来,是心脏早搏,吃了3天中药人舒服了。
又出现了腹痛,继续一通检查下来,怀疑是胆总管结石,阿婆的胆囊几年前就切除了。
住院,挂盐水,继续检查,确诊,安排手术,这是一系列要做的事情。
很庆幸,在最后的检查中,阿婆确诊是胆总管发炎,没有结石。
立刻和医生沟通,安排了会诊,让擅长肝胆科的老中医给妈妈看诊,中药调理。
出院后,阿婆吃着中药,慢慢恢复身体。
西医和中医,各有优势,擅长不同。
西医有各种应急检查,有数据对比,能救急,手术,有各种先进的医学手段。
中医有几千年来的治疗经验,一代代的积累总结,对我们的身体调理有优势,而中医也在慢慢被世界认可。
我们理性对待疾病,也应理性对待治疗。
无论西医和中医都有擅长治疗,无论西医和中医都有无法治疗的疾病。
现实中,绝大多数疾病是没法根治的。比如最常见的:中风 痛风 糖尿病 心脏病 高血压 风湿病。。。
我们最常得的感冒也是没法根治的,每次康复后,不是还会再得吗?
不要相信任何神医,不要相信能治百病,都是假的。
生病了去正规医院,医生虽然不能全部治好,但是总是概率更大些。
该西医诊断就西医诊断,能中医配合调理,就配合调理,很多医院现在都有中医科,有辅助调理。
疾病无法根治时,理性治疗,也是和疾病和平共处的方式。
曾经看过一个观念:身体死亡了,体内的疾病也死亡了,身体活着,体内的疾病也才能活着。
我们很多人其实死亡时,身体本身也有很多疾病的,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我们善待身体,合理膳食,健康作息,减少疾病,
患病时,理性治疗,调理身体,积极心态,
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疾病,但是可以改变对待疾病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