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综艺咖
衰老是从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开始的

衰老是从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开始的

作者: 艾筱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0:41 被阅读102次

    在世俗的眼里,三十岁是个分界岭。
    在哪里买的房呢?
    什么时候打算结婚?
    还喜欢动漫手办还爱看偶像剧?
    年轻人嘛,可以理解。
    但是,
    大家对年轻人的包容似乎止于三十岁。
    你马上都三十岁了,怎么还能这么作?
    你马上都三十岁了,怎么还能这么不成熟?
    你马上都三十岁了,怎么活得还像个小公主?
    这个三连问来自阚清子演讲,《一个30岁女演员的自白》的开头。
    是啊,正如阚清子所说的,三十岁怎么了
    为什么大家对年龄的增长如此抗拒,甚至是抱有恶意呢?
    实际上,三十岁它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年。
    它不一定会带来事业的变化,人生的转折。
    它也许会像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这一年一样,悄然逝去。
    但年龄的增长并非只有时光的流逝,它还让一些人收获了力量和智慧。

    阚清子回忆了自己压抑的中学时光,被老师责怪时,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而满腹委屈说不出口。
    她说了一段残酷却又真实的话:

    当你还没有强大的时候,
    不管你在哈尔滨,还是在大北京;
    不管你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
    你都没有话语权,选择权。

    她回忆了一段自己刚刚接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image

    这个刚入行的小姑娘,
    清楚地知道,
    自己还是个新人,没有任何权利,
    有戏拍就得去,有宣传就得上。
    可是后来她发现,
    当你交出了优秀的,甚至是别人不可替代的成绩的时候,
    你就有权利说不。
    不想被同一戏路框住的她,
    开始拒绝相似角色的出演机会。
    清子说,
    当她有勇气拒绝掉她不想演的剧本,
    并且可以承担后果的时候,
    她深切感受到了,
    自己对人生有了更大的掌控权。
    哪怕这个权利,
    是用一年365天350天呆在剧组换来的,
    也是非常的值得。
    因为这样的努力,
    让自己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尊重,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这一年,
    她攒够了首付的钱,
    给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子。
    这一年,
    她才有了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的自觉意识。
    现在30岁的她说,
    对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工作和赚钱,也不是恋爱和享受,
    而是时刻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勇气。

    她举了个例子:
    这次来参加星空演讲,
    作为一个不善言辞的人,
    她非常的紧张。
    就连周围的工作人员都说,
    清子要不算了吧,你不行。
    她也觉得,自己不行,但还是要试一下,
    不然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
    她把演出话剧作为自己三十岁的礼物,
    并告诉所有的人,
    跳出舒适区,去挑战自己的可能性,
    还有很多的领域等待着你去尝试。
    永远有着对于学习的热情,
    永远有着对于这个世界赤忱的好奇心,
    三十岁也不过是这段旅程的开始。
    不要为年龄增长焦虑,
    而要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

    最近在重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里面金句迭出。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者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初闻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小时候把读书写读后感这件事,
    当做语文作业。
    长大以后面对日复一日无聊的生活,身边有一些朋友
    为了安稳的工作环境,为了眼前的安全感,
    放弃了去寻找新挑战的机会,
    变得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混日子,
    年龄越大就越懒得动,
    让日子在不停重复的工作中一年年过去。
    年初的时候有一条新闻,
    唐山取消路桥收费站,好多人失业,然后就围着领导要说法要活路。
    其中一位大姐,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我36岁了,什么也不会”
    这句看似荒唐的话,却又是现实社会多少人的真实写照呢?
    不愿意脱离舒适区,
    一周、一月、一年,旧的才去,新的又来……
    每一天都像是同一天,
    直到自己因为外界的撞击,才睁开双眼,发现年岁已长,却两手空空。
    请在任何年纪都不要放弃前进的勇气和努力。

    很多年前,我在读李开复老师的传记《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书时,
    悉知了一个名字,范海涛。
    她是这本传记的作者,也是当时炙手可热的财经记者。
    正是因为写这本书,
    当年29岁的海涛从开复老师的讲述中了解到了美国教育,
    了解到了他读书那会儿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
    一股浓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她捡起了好多年不用的英文,
    从语句支离破碎的英文邮件,写到了文笔流畅优雅的英文律师诉讼书……
    慢慢的,想去真实的体会一下的心情从一颗小火苗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确。
    伴随着无法遏制的巨大驱动力,
    她变成了一个不顾一切,
    放下一切,
    疯狂备战出国留学考试的人。


    image

    后来的海涛顺利来到曼哈顿,来到哥伦比亚大学。
    她攻读的专业叫做口述历史,是哥大历史上第一位就读此专业的中国学生。
    在这个迥然不同、自立为王的环境下,
    她看清了真实的自己,感受到了自己世界新的秩序正在缓慢建立。
    在美国写各种论文时,
    她时常会感觉难以跨越自己能力的边界,
    感觉到自己在孤独和失望的情绪里逐渐溺水。
    然后不得不接受现实,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写下去。
    在哥大毕业后,
    海涛做了一年驻美记者,
    风风火火的今天曼哈顿,明天波士顿,后天华盛顿。
    再后来的她回国成立了自己的口述历史和传记工作室。
    在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继续突围。
    而这一切,都是在她三十岁以后发生的。
    在书的最后她中说道

    “30岁之前,我经常因为害怕时光流逝而殚精竭虑,我害怕年老,害怕流光容易把人抛,怕一切抢夺我年轻的爱恨情仇。30岁后去美国,忽然有一天,我竟然再也无惧时光的流逝。因为,我生命中的这段旅程给了我无比美好的体验,更赋予了我感知未来的能力。我知道,所有这些经验,将贯穿我今后人生的每一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我的行动范围,将是这个世界。这是一种自由,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自由。”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快,又给每个普通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多可能性的时代里,
    寻找某种和从前的自己不一样的属性,
    也许没那么难。
    不要紧盯年龄的增长,
    而要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成长上。
    因为衰老就是熄灭了对世界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勇气。
    走出你的舒适区,去感受,去接触奇迹发生的地方,
    感受尴尬,感受嘲笑,感受冒险。
    去相信迎接你的是新鲜惊奇的事物,体会到的是不曾有过的感情,
    度过的是比从前年轻时候,
    更加有趣丰盛的人生。
    和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你,
    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4cf89f31aae:“走出你的舒适区,去感受,去接触奇迹发生的地方”
        84cf89f31aae:@艾筱同学
        一直在努力,挑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希望能和你说的一样有一个更加有趣丰盛的人生
        艾筱同学:@荒凉海边 说到容易做到难,一起加油:sparkling_heart:

      本文标题:衰老是从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开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cq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