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王霸在大街上对来往百姓说更始皇帝的大司马刘秀要招兵,众人哈哈大笑。王霸觉得这些人莫名其妙,继续吆喝着招兵。众人笑声更甚,有人道:“年轻人,你赶紧走吧?”
“现在邯郸正以十万户侯悬赏刘秀的人头呢,你还敢在这里吆喝?”
“长得挺精神的,怎么头脑不灵光?”
“还不闭嘴,一会儿官府来拿人,只怕你想走都没有机会了。”
“可惜了这么好一个小伙,只怕要做刀下鬼了。”
王霸见大家指指点点,都在笑话自己,不禁又羞又恨,红着脸赶忙离开。有人喊:“小伙儿,你到那城墙边看看吧。”
王霸见喊话人并无恶意,忙跑到城墙下一看,只见刘秀的画像赫然便贴在城墙上,果然是以十万户的巨赏通缉。
王霸匆匆逃回驿馆,将刚才的情况告诉了刘秀。众人惊惧,各自开始收拾东西。
刘秀笑道:“倒不知我的人头如此值钱。”
朱祐道:“大司马,我们赶紧走吧,现在王朗的使者已经到了蓟州,只怕很快就会知道我们的住所。”
刘秀见众人惊惧,不敢将担忧之情流露出来,强装轻松笑道:“现在大司马已不是大司马,只是逃命的人了。”然后令众人收拾行装,准备上路。
邓禹道:“明公,我们是往南走?”
刘秀心中也是一片混乱,想着耿弇的话,知他诚心无疑,但终究没有把握。
耿弇在一旁道:“哪能南下呢,现在敌人正从南面来,如果南下,岂不是自投罗网,会被他们一网打尽。如果我们北上,他们肯定很难追上,渔阳郡太守是您南阳同乡,上谷郡太守是我父亲,我们只要发动这两郡的骑兵,凭借您的能力和幽州骑兵的威力,几天便可踏平邯郸。”
刘秀笑而不答,在他心中,完全赞同耿弇的想法。如果只有他自己,他一定会采纳耿弇的建议,即使冒险也未尝不可。但现在,有一群追随自己的人,他们可愿意一同往北去冒险?
刘秀还未发话,众人已经议论开了。都道:“往北我们一无所知,能有什么前途?往南我们至少会接近洛阳,只要度过艰难就是平安。”
“往北也不是一无所知。”刘秀指着耿弇笑道:“他是我们的北道主人。”
耿弇接口道:“咱们到了北边就安全了。到时只要发动两郡骑兵,必然能击败王朗。何必非要往南去冒险呢?”
众人虽知耿弇一片真心,但毕竟相识不久,何况他如此年纪,怎能代表上谷渔阳两郡。幽州骑兵越强大,众人心中的担心就更甚,纷纷道:“我们从南而来,死也当死在南归的路上。”
刘秀难以决定,往南实在凶险,往北又实在难测。耿弇固然可信,但渔阳和上谷两郡的太守是否可信呢?
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邯郸钦差大臣到!”接着便听见有兵马行进的声音,人们嘻哈叫喊,奔走呼应,锣鼓声骤然响起,吆喝声此起彼伏。
众人脸色大变,面面相觑。刘秀已来不及细细思虑了,只想先带着大家离开蓟州城,大声道:“快走!”
大家簇拥着刘秀往外就跑,众人上马后本能地一致向南奔跑。城里的百姓见这一队人马狂奔,都不知怎么回事。有人还以为是去迎接邯郸来的人,纷纷闪向两边。众人奔到南门,见城门正在缓缓关闭,不禁大惊失色,若被困在城中,只怕就再难逃出去了。
刘秀大声喝道:“攻门!”
前面几人直奔门口,人马奔到,已手起刀落,砍倒守门卫士。众人打开城门,向南而逃,一路不敢停留,唯恐追兵速到,也不敢进入沿途城镇,只是纵马沿着乡村飞奔。偶尔看见路上有人马经过,就赶快躲起来。直到天黑,才逃到一处僻静的山野里。大家又饿又累,找了一处避风地休息。
刘秀查看人员,发现耿弇不在,谁也想不起逃命时他在哪里。
有人道:“他父亲在上谷,他要逃也不会往南逃。”
又有人道:“再说他也不用逃,谁会在意他?”
刘秀笑道:“那倒是,他不跟着我就最安全。”
众人已经累得无心说笑,吃点干粮倒头就睡。
13-9
越往南走,来往的兵马越多。刘秀不敢大意,每有行动,先派出探兵到前面打探。如有大队人马,便令大家找地方躲起来或是分散行进,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找点水喝。
不久,干粮吃完了,众人不敢进入乡村集镇,只得沿途一边逃难一边找寻食物。此时正是天寒地冻,食物稀少,直到天色渐晚,依然一无所获。远远看见一个破落的亭子,刘秀见大家都已筋疲力尽,便带领众人到亭中休息。
亭子几面亭墙已多有破烂,不能遮风。众人困顿难耐,又冷又饿,匆匆挤进亭内胡乱坐在一起,偶有寒风穿过,让人一阵哆嗦。
刘秀叹道:“今日方知饥寒滋味。”却无人接话。
天色愈加昏暗,远处已经模糊一片。偶尔看见一点幽幽的灯火,忽闪之间又完全消失在茫茫暮色中。昏暗中,刘秀依稀看见亭上牌匾写着“芜篓亭”。刘秀不解其意,问邓禹道:“仲华,你博古通今,可知这芜篓亭的来历?”
邓禹饥寒交迫,哪有心思回应,只是木然地摇摇头。
刘秀笑道:“我们邓将军投笔从戎就无心诗文了?”
邓禹无心作答。刘秀本还想问问朱佑,但见大家疲惫不堪,冷风吹来,也是一身激灵,便不再说什么,挤到众人之中,安心休息了,很快便恹恹睡去。
似梦似醒之间,刘秀听到朱浮的声音:“公孙,给我点吧。”朱浮在追随刘秀的人员中年龄最小,但才华过人,深为刘秀所欣赏,自刘秀到洛阳后就一直跟随左右。
“不行,明公还没有吃呢。”
“就一点。”
“不行。”
“将来发达了我百倍还你。”
刘秀闻到豆粥的味道,一下睡意全无。睁开眼,就见冯异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豆粥站在自己面前。冯异轻声道:“明公,来喝点。”
刘秀正是饥寒交迫,不禁惊喜道:“公孙,真有你的,哪来的?”
“去找人家讨要的,快吃吧。”
刘秀一把接过冯异递过来的热乎乎的碗,粥香扑鼻,直透心扉。刘秀肚子咕噜响着,仿佛就要缩成一团。真是一碗天下至美的佳肴,刘秀什么也不顾了,低头便喝。喝了两口,刘秀忽然抬头问道:“都有吗?”
“到时再去讨。”
刘秀再也忍不住,狼吞虎咽,真是人间美味。刘秀未及细细品尝,已将粥喝个精光。粥一下肚,顿觉浑身温暖舒畅。刘秀抬头看向四周,这才发现众人都醒了,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碗。
“天亮了多讨点去。”冯异呵呵一笑。
一帮人在逃亡路上想讨点饭哪有那么容易。仅仅两天时间,已经有人悄悄离开了队伍。
邓禹经过休息,似乎有了说话的力气,笑道:“明公好了,我们就都好。”
刘秀心怀歉疚,却也不知说什么好。
“只要不死,终会出头。”王霸冒出一句话,既是说给刘秀,也是说给众人。众人点头应声。
想着大家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刘秀暗想,明天一定要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家被饥饿打垮。
冯异道:“明公,前面有个草场,那里可以避风。”
众人跟着冯异来到草场。果然既能避风,又能依着草堆保暖。众人坐卧在草堆旁,没过一会儿,便呼声四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