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写出我心》,作者把禅修和写作相结合,探讨了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里面的每一篇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感兴趣的也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版,体验一下原汁原味。
本来想写点读后感,可很容易就写成原书经典语录的摘抄集,而对知识的直接搬运不等同于自己内化后的感悟。践行一本书所倡导的理念也许是更加立体的读后感,所以我还是来直接实践书中的建议吧。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被建议可以写点什么或者被提醒阻碍写作的因素有哪些,顺着思路我先想了有时无从下笔的情况:
情景1: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满一堆琐事,怎么避免写成日常流水账呢?
情景2:风景美如画,一时没法用文字去描述就拖延着不写,再想起时已经没有当时急于表达的冲动,也回忆不起来最初的感受了。
情景3:看着应接不暇的投稿信息,浏览了各式各样的模版文章,然后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似乎失去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英语和教英语时经常会提起“输入”和“输出”这样的概念,在写作这里也是相通的,无从下笔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输入”和“输出”。
小时候完成的一些写作练习现在看来细节和心理都描写得活灵活现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学语文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主题是什么,每天要用心观察什么,具体写什么,虽然当时是绞尽脑汁地想词去描述,但确实很锻炼写作能力。
初中时读书压力还不是很大,有很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写作素材自然很丰富,再也不用咬着笔、皱着眉头苦思冥想了。
高中后忙着应对各学科学习和考试,无暇自由阅读,平时功利地阅读报刊杂志和高考写作素材,作文水平也要看题目合不合意,时好时坏。但是高中开始断断续续写点日记也算是记录下青春和打发无聊的时光,现在读起来会觉得青葱岁月里遐想无限。
大学里我学英语的时间多于语文,热情地考证和参加比赛,但中文日记和周记也保持着,写的不亦乐乎。当了老师后关注的更多的是英语教学和教育心理,看的书越来越偏实用性,日记慢慢变成工作日志了。几年过去了,当我翻阅满满当当的工作记录,记忆里只有工作,生活中有趣的事我竟然都没什么印象了,有点可惜逝去的时光。
如果每个阶段都能保持充分的“输入”和“输出”,就会平衡所学和所写。于是我也做了一些尝试和调整,比如阅读完一本书后,按照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感想,哪怕是一个关键词、一句话、一个主题,也要写出或者跟其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保证有效的输入。另外,还是有必要每天固定时间点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保证足够的练习。
之前写的每天小结里包含受到的触动和身心状态的总结;手帐里包含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和日常纪录;灵感本子偶尔会记录平时逗趣的对话。现在还是决定写在一个本子里,防止丢三落四。“少则得,多则惑”,精简内容和记录本后思路更清晰一点,也更能帮助我坚持下去。
有效的“输入”和“输出”能引导我“写出我心”。“输入”来源于不断地阅读和好好生活,然后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和沟通去“输出”,这样会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契合心意的文字。“渡己”这一关过了,如果有额外的收获就当作是美好的礼物吧,至少梳理过想说的话和思考过的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会有很多即兴的场景,对这些场景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有一些直接的感受或日积月累的思考沉淀,真诚地写出来,我想这便是最接近“我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