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10-08

2024-10-08

作者: 每天都微笑 | 来源:发表于2024-10-07 06:00 被阅读0次

    20241008

    1 第二百八十三课

    我的本来面目存于妳内

    天父,我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形相,竟还称它为上主之子。然而,真实的造化依然故我,因为祢的造化永恒不易。愿我不再供奉偶像。我是天父所爱的人。我的神圣本质始终是天堂之光及上主之爱。祢的爱正是他的安全保障。天堂的光明永远浩瀚无边。一切生命既出自祢的创造,祢的圣子自然成了我的本来面目。

    如今,我们在共享的本来面目下成了一个生命,上主是我们的天父,我们唯一的生命源头,整个创造都属于我们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祝福天下万物,与整个世界结合于爱中;因着我们的宽恕,世界终于与我们重归一体了。

    2 你能做的就是欣然接受自己拥有的东西,

    为自己是不完美和完整而庆祝。

    放弃对完美无休止的追求。

    如果你仍然追求证明自己,

    你就仍然身处精神牢笼之中。

    3 a我们在每一刻都是“全新的人”--在所有实相中都是,我们在每一刻都重新创造了自己,我们并不受困于过去的经验,也不被别人的看法所限制。

    每个时刻都是它此刻的宇宙,到了下一个时刻,它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实相了。

    任何时刻,无论你决定自己是什么,都将决定下一刻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即在某个意义上,决定你将如何经验下一刻。

    b尽管我们的日常感知是基于线性的时间流(连续时间流),但现实的实相却可能更加广阔、丰富和灵活,一切的可能性实相都在当下,我们在每个时刻的信念和意识, 产生的振频,决定了我们所经历的 ‘剧情’。

    所谓的“过去” 和 “未来”,以及这两个方向的所有可能的“变量”,也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当下”。连续时间是一个幻觉。

    即使你有了一些让你难过的过去经历,但是,如果你在当下选择一个新的自我定义,那么你就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了。当你重新定义自己,你就在当下改变了过去。(当我们改变对过去的定义,就能改变过去。你正在重新创造过去,用一种不同的解释覆盖它,你改变了过去的能量,转化了自己的体验”。)

    别被时间的表象所束缚,记住,你总有能力在每一个当下重新选择你想要的体验,让每一个 ‘此刻的宇宙’ 都闪耀着你想要的光芒。

    c在每个当下,你都有完全的自由来选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一张白纸,没有过去的痕迹。这意味着,不管以前你是什么样的,现在这一刻,你都可以重新开始,不被以前的自己或别人对你的看法所限制。这是真真切切的自由。

    不要让过去的阴影笼罩你的现在,也不要让过去的失败定义你的未来,你的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了悟这句话,你就会断然打破于第三度空间的联结,你可以在当下创造你想要的生活,活在当下,联结‘生命之流’,你在当下会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符合你最佳利益的事物都会流向你。

    不要害怕去改变那些你不喜欢的色彩或图案,因为你有能力在每一刻重新描绘它们。就像画家在画布上挥洒自如,你可以勇敢地擦掉那些不再符合你心愿的部分,用更加鲜艳、更加绚烂的色彩,用你喜欢的想要的去填充它们。

    d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现在是你的信念(想法、欲望)的结果。当你意识到‘现在是你信念的结果’时,你就掌握了改变现状的钥匙。通过调整你的信念系统,你可以改变你的频率,从而吸引与之相匹配的现实体验。这就意味着,你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者’,你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选择都在为你的未来铺路。

    e真正的富足定义是“你需要做什么的时候,就有做成这件事的能力。” 每个人都天生拥有富足,富足是每个人的天然属性,我们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于此时此地,等待我们去看见。

    4 a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并顺应自己的本性。不必刻意雕琢,不必强行塑造,因为在那最纯粹的本性之中,早已蕴含着生命的流向和价值完成。

    无需刻意吸引你想要的,也无需刻意排斥你不想要的,本性之中,已藏有答案,你只需、顺其自然。

    心灵深处,有座平安的花园,那里,真实的频率在震颤,不需外求,也不必强迫,只需让它,如溪水般自然流淌。

    没有什么好忧虑的,让该来的来,让该走的走,无需思虑,也无需愁烦,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已在你的本性里,跟随本心,便是至纯至善。

    b我们都是生命的孩子,一体的弟兄姊妹,终将回归,那唯一的存在之源。

    本质归一,却各自闪耀光芒,个性身份,如星辰般璀璨不灭。不畏惧失落,因个性永恒绽放,心灵之树,每片叶子都独一无二。

    c请铭记,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真正需要我们去恐惧的事物并不存在。

    你,作为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内在蕴含着“一切万有”的无限活力与智慧,这股力量,它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守护着你。

    当你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信任那份内在的生命大能时,你会发现,自己一直活在恩宠中,正被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所包围。

    受苦绝非生活的必然!作为生命的尊贵儿女,我们被赋予了活在爱中的权利,应当以欢笑与喜悦为伴,尽情地在生命的舞台上游戏。

    我们的大我,正时刻汲取着广阔宇宙的无尽支持与滋养。当我们愈发认识到这一真理,我们内心的平安和喜乐便会坚如磐石。我们有着不能动摇的平安。

    5 【对话Shiiva】之164:什么是“爱”摘抄:

    a你从来没有“对手”,不是因为你强大,而是不要向虚空挥拳。

    不带评判地观察,没有目的性地观察。

    b宽恕就是放下。

    而放下的含义是“不要紧抓不放”。

    把以担心之名诅咒放下,把讨好放下,把“非你不可、非我不可”的执着放下。

    宽恕就是不因言行/表相给任何人定罪,包括自己。

    不论言行/表相如何表现呈现,每个人都是好的,值得被爱,不需别人认同。

    c爱,不在“人”的层面上。爱在心的层次。

    在“人-人”之间,不存在“爱或不爱”的分辨。在“人-人”层次,不要把爱变为某种证明、某种扮演。

    在更深层次,一切都是爱。

    究竟来说,不是“谁给谁爱”、也不是“谁在接受爱”。而是“爱”,在“爱他自己”。

    爱并不是“人-人”之间的某种刻意选择,而是最深层次的“实相”。

    至于是否接纳这一点为自己的本来面目,则是心的选择。

    爱可在“人-人”的互动中感受到其内的流动——但与形式无关。

    爱,对于你是否相信它毫不在意。但你是否选择相信,则创造出对你益发真实的生命体验(感受)。

    d如果你仍然期待你的行为“能让对方开心”,你若期待对方开心或是对方怎样如何,则你还没有“放下自己”。

    当你发出的是爱,你必然能够感受到爱。这就是“爱的报偿”。

    不是别人在呼求爱,而是你自己在向心内的爱呼救。所谓外在的发生,不是对你的一场“考试”——以你是否能以爱回应作为“答卷”。而是——你已经误认为失落了爱,被恐惧与匮乏左右。它只是敲醒你,让你给予自己爱与关怀。然后,看看你能为对方做什么。

    6 【对话Shiiva】之165: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摘抄:

    a有一种说法是“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是这样的吗?

    这种说法的意思是——父母是孩子的主子,具有左右孩子命运的权利,而孩子只是父母的提线木偶,没有任何的自主性?这和那些认为“我知道如何才是对孩子好”并认为“孩子应该按照我的计划过ta这一生”的父母秉持的论调有何本质区别?

    不管是认为自己能够规划孩子而使ta走上“金光大道”,还是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加害者”,都是父母一厢情愿的自大。

    b只有一种疗愈,就是看清——根本没有“罪”存在。罪恶感也是虚妄的。

    如果存在加害者、受害者,就存在罪与罚。

    而把任何一人凌驾于另一人之上,都是攻击、分裂。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而在这个角度,其他人都是“配角”。

    假如主角分给配角一出剧本,邀请对方演个坏人。对方按剧本演了,主角却诘责配角——为什么你这个坏人这么坏!?因为你的“坏”,我很受害!这不是颠倒吗?

    c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看出来”的。

    也就是说,父母是因为自己心内的罪恶感而戴着“有问题”的眼镜看(定义)孩子。

    该去看的,是父母心内虚假的罪恶感。而不是把孩子的“假问题”当真,继而再定罪父母。

    每个人心内的罪恶感,需要自己看清、化解。看向自己,绝不是定自己的罪。

    每个人,都是老天的孩子。

    老天,爱祂的孩子。

    祂的孩子,清白无罪。

    7 a这个世界所看到的每位弟兄都是在帮助我们反映心境,外境反映心境,特别是我们潜藏在潜意识里,不想看见、觉察的部分,这些弟兄替我们演出来、反映出来给我们看,我们透过他们更能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进而修正。这是我们需要感谢每位弟兄真正的原因。

    b上主创造了你的实相。你的价值、你的真相不是由你决定,而是由上主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10-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gp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