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幼儿园坐不住,走路容易磕磕碰碰,跑步跑不了直线,看书做题容易漏字,这些是不是感统失调的表现?
在摩尔妈妈APP举办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上,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组研究员、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创始人仝慧琪教授说,感知觉统合能力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感知觉能力好的孩子,不管上幼儿园、上小学都会非常顺畅,从出生开始,家长就应该注意宝贝的感知觉发展,2、3岁孩子语言发育不好,基本就是保姆、育儿嫂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0182/0b62e5b810fab74f.png)
3个月宝贝说ABC;2岁男宝听指令指出眼睛鼻子等五官;2岁男宝抛出乒乓球,然后用纸杯接住�
3个月宝宝会说ABC
仝慧琪教授展示了一个老师到家指导的案例,3个月大宝贝,不断在身边重复英文字母ABC,宝贝就学会重复ABC。
仝慧琪教授说,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孩子的眼睛就是照相机,耳朵就是录音机,周围的环境已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觉能力,从出生开始就在飞速发育,家长应该有方法地对孩子开展训练。
为什么两三岁孩子还不会说话?
2、3岁孩子语言发育不好,基本就是保姆、育儿嫂看的,保姆责任就是不要让孩子磕着、碰着,对孩子有求必应,想要什么,孩子只要嗯一声、手一指,保姆就拿过来了。正确的做法,孩子指着水杯,把水杯拿过来,问孩子是不是渴了,引导孩子回答渴了,才给水喝。
还有一个关键期,孩子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还没有达到同步,在传递给语言表达过程中,但是家长不等。这个时期,家长要做的是,放慢语速,从听觉到思维到语言,孩子不着急,慢慢说,很快,一个礼拜时间,孩子就调整好了。如果整个过程,家长不重视,整个家庭环境大家说话大声,不等孩子,孩子说话就容易结巴。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0182/39803bd7894d26c0.png)
2岁孩子的专注力训练
讲座中,仝慧琪教授还举了一个例子,曾经在一所幼儿园,让4岁的孩子快速听指令,指出自己的五官,但是很多孩子的动作都特别慢,有的孩子甚至呆立不动。但是,有老师到家做科学的感知觉统合训练的2岁左右的孩子,听到指令后,能很快指出鼻子、眼睛、头发等,这就是科学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
仝慧琪教授说,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每一位家长认真学习,会教育孩子的家长,把劲使在0-3岁上,把人生的基础色调调整好。
在家就能开展的感统训练
感知觉统合训练完全不需要道具,随手可及,家里的用品都可以用来做感知觉统合训练。在童年期、幼儿期,给予足够的感知刺激,孩子就真能做到一听就会、一学就会。
懂孩子是家庭教育第一步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太难了,难就难在没有一个针对不同孩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家长不了解、不懂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什么需求,你就不知道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任何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心理驱动,看似不可爱的孩子,其实是最可爱的。如果孩子寻求关注,采取的方式是哭闹,家长不耐烦对待,对孩子需求其实是适得其反,孩子需要的其实是关注、关爱,但家长给的却是指责。
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和孩子需要的爱是不同步的。这个问题来源于不懂得孩子,不懂得孩子生命成长规律,不懂得孩子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年龄段,表现是什么,需要是什么。
舍得给孩子花钱的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天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每一个家长给孩子的付出,都是需要有回报的,如果你不好好学,你就是辜负了我对你的爱。
有的家长给孩子报钢琴,孩子不学然后自残,很多家长想在孩子身上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这些都是没有从孩子身上找需求。
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但没注意到,自己的家长与别人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同。
怕字当头,典型的,剪断孩子的翅膀,未来又希望孩子能自己飞翔。孩子没有机会习得,哪来能力自己飞翔?比如,语言发展期,没有足够的信息输入,没有机会习得,孩子语言一定发育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0182/8a27dcbe0aaf7928.png)
家庭成员教育理念必须统一
“任何教育前提是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必须统一,这是我从事家庭教育、养成教育这么多年,最深切的感受。”仝慧琪教授说,如果家庭教育不和谐、不统一,孩子首先无所适从,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特别容易让孩子形成转空子。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和家里表现不一致?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天赋和使命而来,不要因为我们教育上的失误,埋没了孩子的天赋。真正好的教育在生活里,生活即教育,无处不教育,关键在于家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懂得孩子的心。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能真正了解教育的真谛,就能够做到真正欣赏孩子的成长,教育其实并不难。
更多育儿早教资讯,就在摩尔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