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课    民族精神的渊源

第二课    民族精神的渊源

作者: 飞花似梦8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16:42 被阅读50次

    中华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在弘扬与淘汰中,淬炼出的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它有如亘古风霜打磨切磋出的美玉一般熠熠生辉,它的渊源却要追溯至上古蛮荒时期的炎帝始祖。

    一、探求未知的创造精神

    随着氏族部落的繁衍发展,“食肉饮血衣皮毛”的生活已不能保证先民们的温饱。作为部落首领的炎帝一面正视问题,一面将目光投向茫茫大地,在千百种植物中寻找新的食源,经过亲尝验证、栽培种植,在殚精竭虑的探索与实践中,炎帝终于发现了“五谷”,从此中华农耕文明拉开了序幕。

    为了遮羞,他们将兽皮围在腰间。到了夏天,不透气的兽皮让人热不可耐,于是将兽皮割成一条条,再将树叶缀在皮条上,但树叶又太易干枯不久长。偶然的机会,炎帝在用遍野的潞麻捆缚柴火时,发现这种植物柔软有韧性,便将它撕成小股再横竖编成整块,果然比兽皮与树叶舒服又结实。

    走出阴暗潮湿的山洞,他们根据地形及需要建造了第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因发现木头作材料既干净,又保暖效果好,于是又有了新的改进。

    创造就是在问题与未知间搭起的一座智慧的桥梁。炎帝一手举着眼前的问题,一手托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推动着发展的车轮缓缓向前。子孙们从他的足迹中获得了力量与启迪。

    斧子砍伐费力费时,鲁班便在草叶划破手的思考中发明了锯子;文字因陶片、甲骨、钟鼎、竹简太简陋或笨重而未能远行,蔡伦便在扩大造纸原料来源的尝试中发明并改进了造纸术;手抄费力易出错,雕版印刷费时成本高,毕昇在对泥块的把玩中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粮食产量低,土地少人口多,吃饭是最大问题,袁隆平从发现雄性不育株的野生稻开始,多年培育实践发明了提量增质的杂交水稻;上升趋势显著的传染病疟疾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人数之多,抗药性的出现更使之无药可医,屠呦呦从植物中提取出的青蒿素成了“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

    二、一心为民的献身精神

    虽然饥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族人经常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中毒、生病甚至死亡,于是炎帝决心“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于是他跋山涉岭以身试药,“始味草木之滋,察其温平热寒之性”,再将具体情况记录下来教给大家。

    就这样,炎帝为了寻求治病之药,他一次次出生入死于荒岭之间,曾经“一日而遇七十毒”。死里逃生的他终于摸清了大多数草木的药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克相生,悟出了各草木的药用规律,挽救了族人,延长了它们的寿命。但一心为族人所想的炎帝却在尝食了断肠虫之后,顿觉疼痛难忍,最终再没能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将生命献给了他时刻忧虑着的子民们。

    炎帝身先士卒、亲历亲为、关爱族人的精神感动并感化了氏族部落,所以当时的炎帝部落“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无有相害之心”。这种为民着想的精神也逐渐演化成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再升华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直至后来成为中华民族士大夫最高的人生理想 。

    三、顺应时局的融合精神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局势有所变化。炎帝管辖下的部落之间出现了互相侵犯攻战,残害百姓的现象。一向希望天下共富之,以德以义服天下,不赏不罚、不忿争无智令无为而治天下的炎帝为此感到束手无策。

    这时,生活在姬水河畔的另一支部落渐渐强盛起来,他们的首领轩辕不仅推行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使民众生活得安定而富足,而且他安抚四方,苦练兵士,主动出兵征伐那些无法无天的部落。渐渐轩辕的威信很快上升。

    与此同时,生活在今山东一带的另一支部落,他们的首领叫蚩尤,相传此人黑脸红须碧眼,力气过人,性情残暴,号称有八十一个兄弟,企图凭着自己强大的实力向黄河流域一带扩张。

    炎帝首先遭受了蚩尤的攻击,并被打得节节败退。很明显,蚩尤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轩辕。经过考虑,轩辕决定先消灭炎帝来壮大自己实力。于是,在阪泉的郊野,轩辕向炎帝的军队发起了进攻。此时的炎帝心里早已明白轩辕的用意,便顺应大局,归顺了轩辕。

    至此,炎帝与轩辕黄帝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后来也便有了“炎黄子孙”的说法),在涿鹿与蚩尤进行了决定性的一战,很快蚩尤败下阵来,最终被轩辕所杀。

    炎帝与黄帝从战争到融合的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对时局正确认知的远见,以及从大局思考问题的明智。虽然炎帝时代画上了句号,但炎帝百折不挠、积极进取而建立的文化却被继承下来,并永远成为子孙后代的基因密码,成长为民族的精髓与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课    民族精神的渊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kb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