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敬那个追风筝的孩子

致敬那个追风筝的孩子

作者: 琳决益进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2:43 被阅读0次

    想起看《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因为很久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同学说这本书好看,前段时间突然想起来了就说看看吧。

    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首先是这本小说的背景我并不熟悉,故事发生在阿富汗地区,后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阿富汗对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文中主人公阿米尔被父亲带到美国逃难数年,他也因此收获了爱情和事业,并在那里度过大半生。所以才说“祸兮福之所倚”。其次,通篇读下来,不得不感慨作者笔法的细腻,很多角色很多细节都写得出神。以往看小说看剧只关心主角就可以了解整个故事,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意识地会关注其中的很多人,亲情线、友情线、爱情线还有复杂的社会背景和阶层划分的无奈,都足够吸引人去深读。半生的记述,三代人的因果循环,一只风筝的牵引,让这个漫长的故事有根可寻,让复杂的人情社会多了几分孩子气。其中的光环拥有者不是主人公阿米尔,而是那个追着风筝的孩子——哈桑。

    为你,千千万万遍。文章开篇便是哈桑说过的这句话。不知道这是哈桑出于对小主人的敬重,还是出于对朋友的承诺,甚至是对家人的保证。但于“我”而言,至少是在少年时代,一直将哈桑视作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仆人孩子,是被“我”无情戏谑和嘲弄的对象,是种族低“我”一等的哈扎拉人,更是最有可能引起“我”嫉妒,分走“我”独享的父爱的人……

    哈桑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是“我”的守护者,帮助我成为风筝场上的英雄,为“我”在父亲面前展示了他所希望看到的男子气概;他是“我”的崇拜者,喜欢听“我”读故事,更喜欢听“我”写的故事,也没曾想写作的自信和源头竟然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跟班儿带给“我”的;他教会“我”爱和勇气,那件给我们都带来阴影的事发生后,他给“我”空间和时间反省,留下一个孩子帮“我”完成心灵的自我救赎……

    为“我”,千千万万他也嫌不够。在“我”身边的时候,哈桑是没有自己的,他所做所想都是为了保护“我”,实现“我”的心愿。哪怕当他知道“我”已经知道他被邪恶的阿塞夫猥亵,而不敢继续面对,设陷阱想逼他离开的时候,他也是默默的,没有任何辩解地走了。那天的风雨是对“我”的心莫大的残忍的拷问,而于他来说则是壮烈的告别和饯行,是警醒他,要与不美好的过去彻底决裂。即使不在“我”身边了,哈桑还是会拿着“我”的照片,回味着一起爬树,一起放风筝,一起读故事的情景。与“我”相关的,在他眼里都是好的。甚至在他死后,他的孩子也曾为了“我”玩命抵抗阿塞夫的折磨,这个孩子也成为了“我”赎罪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对象。

    “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正如哈桑的影子一直在“我”面前游走,索拉雅、拉辛汗、索拉博的出现和关联,好的不堪的过往终究会被一一揭露,血淋淋地瘫在面前,让你不得不直面他们,心结也好,死结也罢,终究还是要亲自去解决。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以及看完之后,我的心里有很多想说的,每每也有很多震撼和愤怒,但是想要写下来,还是感到词穷语乏,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那就找一个人物,和所有人都相关的,最能产生共鸣或者怜悯的,平凡而有力的一个人来写吧。就是哈桑了。那个追着风筝奔跑的人,那个教会“我”如何放风筝追风筝的人。向他致敬——卑微到尘埃里,依旧光芒万丈的追风筝的哈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敬那个追风筝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l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