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有的孩子容易感冒
感冒病毒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但为什么有的孩子容易感染上,而有的孩子就不会感染上?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防御系统的强弱不同。如果孩子的防御系统比较强,不让感冒病毒往身体里窜,那么宝宝就不容易感冒。反之,一旦防御系统变弱了,空气中的感冒病毒就会往孩子身体里大举侵入,就造成呼吸上的感染,从而引发疾病的产生。
那身体的防御系统又是靠什么来运行的呢?答案是:经络。一般情况下,身体本能的有一定的防御系统,当有100个“敌人”正在侵入,身体就会及时的发出预警,从经络运送120个“士兵”来抵抗“敌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如果孩子身体健康,就可以随时调整经络的状态,加快速度将“士兵”运送过来,可如果孩子体质弱,调整能力差,遇到这种情况,经络就开始阻碍了,只运送过来几十个“士兵”。敌强我弱,无力抵挡那100个“敌人”,最终导致“敌人”的长驱直入。所以,防御系统差的宝宝,身体容易被病毒侵犯。
任何影响经络不通畅的原因,都会让病毒长驱直入。
在影响经络畅通的各种因素里面,“温度变化”占了大多数,古代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2,找到孩子的病因,小感冒自己调理
孩子的病史父母最清楚,孩子生病前,最先感觉出现问题的地方是皮肤,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让他们去体会天气变化时,皮肤的感觉,这样一旦感冒,孩子能准确的描述他们身体的感受。
有时候,孩子自己形容不出着凉的感觉,但是家长可以感觉的到,本来孩子的手是温暖的,一摸孩子的小手冰凉,脚也是冰凉的,那就说明孩子受寒了。
孩子受寒感冒的第一阶段,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关注,这个阶段有长有短。如果父母能在这个阶段把寒祛除出去,那么孩子的感冒很快就会被控制住。
孩子受寒后,有时候会打几个喷嚏,这时家长就要注意,打喷嚏说明寒气开始侵犯孩子的身体了,只不过没有那么严重。
3,孩子打喷嚏,先不要用药,试试这几招
如果发现孩子刚刚着凉,开始打喷嚏,这时不建议用药,打喷嚏是一种身体本能的排病方式,用药容易麻痹神经系统,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1)"取涕法"
古时候有一种“取嚏法”,医生会用一些具有辛味的药,比如皂角等研成末,撒进鼻孔,刺激人打喷嚏。这种方法在宋金元时期特别流行,很多医家都擅长用它。
采用取嚏法,流出来的都是特别黏的鼻涕。这样的方法我曾经用过,用完后人会连着狂打喷嚏,流出来的全是黏液。打完喷嚏后,气机一下就通畅了,身体会出汗,寒邪也就随之而解了。但是这种方法对一般人来说猛烈了点,所以现在基本上不用了。
其实,可以用卫生纸捻成一根细细的纸条,然后伸到孩子鼻子里面,刺激鼻黏膜,让孩子打喷嚏。
(2)拿热水水龙头喷身体的经络位置
德国的自然疗法,其中有一种欧洲古老的疗法:水疗暖身法。就是患者脱光了,在前面站着,医生拿热水水龙头喷患者身体的经络位置。
这是借鉴了中医的思路。欧洲现在特别流行水疗法,不少人试了以后都觉得效果不错。
(3)泡脚驱寒暖身法
用热水喷身体固然可以暖经络,但泡脚的效果也非常好。为什么要泡脚呢?因为泡脚能够疏通人体的肝经、脾经、肾经、膀胱经等主要经络,常常让经络保持畅通,人就会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孩子刚刚感冒的时候,如果在第一时间给他处理,即使是简单地用热水泡泡脚,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再加入一些苏叶,能更好地提高孩子身体的免疫力。
4,孩子感冒不想吃药,怎么办
除了皮肤,鼻子也会非常灵敏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所以孩子受寒后,护理鼻子特别关键。
当孩子感觉受凉的时候,用温热的东西把孩子的鼻子捂住,只要很短的时间,孩子的身体就会暖和过来,甚至还可以微微地出汗。据说,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刚开始感冒时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调治的。
据此,我们还可以想出很多方法。比如,可以在熬治疗感冒的中药时,当药气一出来,让孩子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去闻这个蒸气,借药气来调理身体,外熏和内服的作用双管齐下,这样效果更好。
下面,我就给家长们介绍一个熏蒸鼻子的小方子。
配方:苏叶6克、白芷6克、荆芥6克、葱白一段。
做法:熬水,水开两三分钟后,药香大出即可。
叮嘱:熏蒸的时候,把药水倒入碗中,然后让孩子将鼻子贴近碗的上方。注意不要距离水面太近,以免烫伤。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一块毛巾把头部和碗罩住,当熏蒸到微微出汗之际,即可停止。剩下的药汁,可以兑入温水用来泡脚,使身体温暖,让寒邪随汗排出。
适应症:孩子身体感觉发冷,无汗,手脚凉,鼻涕清,寒邪尚未化热之阶段。如果鼻涕痰变黄,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口干,高热等情况出现,则为热证,不适合用这个方法。
用量:此为5岁以上孩子的用量,5岁以下的孩子酌情减量。
5,其他不打针不吃药的治疗方法
孩子大多时候是在家长的视线范围之外着凉的,比如他们在学校里运动时,穿得很少,出了一身汗后又吹了风,回到家就打起了喷嚏。这个时候父母第一时间要观察他:有没有清鼻涕?感觉闷热吗?如果有,只要在孩子当天晚上睡觉前给他把经络温热过来就没问题。就怕你什么都没做,让他就这么睡了,这就坏了。如果寒气进入肺,第二天孩子就会开始咳嗽、发烧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就可以想出很多方法来让孩子的身体暖起来。
(1)喝酸辣汤
天气骤变,有时会觉得身上开始发冷,甚至脑袋也有点疼。可以去一个饭店点一份酸辣汤。酸辣汤里有胡椒粉,可以开胃行气,和中医的桂枝汤的方意有点相似。喝完后,微微出了点汗,一觉睡到第二天起来,身体的寒气就会烟消云散。
在外寒来临的第一时机,如果发现孩子受寒,要学会及时处理。试想,如果处理不及时,第二天孩子的病情就会严重。所以,当寒气来袭的第一时间就要使用任何能想到、做到的方法,让孩子经络通畅起来,气血流通。
(2)可乐煮姜丝
还可以通过可乐煮姜丝的方法来祛散外寒。具体方法是把一段一寸长,两根拇指粗的生姜切丝,放入锅里,再倒入一瓶可乐加热。不必沸腾,只要感觉温度很热就可以了。闷泡一会儿,当做饮料喝。
中医育儿的智慧就是这样,把病根找到,治病就有正确的方向了。只要用心,家长们可以发现很多专属于自己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