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一位朋友的老家传言要拆迁,所以很多人在老家突击盖房子,这样拆迁时可以多拿一些拆迁补偿。
因为当时他老家那边,回家盖房已经形成一股洪流,大家都火急火燎地生怕自己赶不上这个趟车。我的这位朋友也不例外。
因为盖房钱不够,就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一些钱,这些钱的年利息当时是10%左右。
在农村很难找到年利润超过10%的投资渠道。把钱放给别人做生意大家普遍比较小心。
而信用不错且有壮劳力的家庭,如果要盖房子且愿意给10%利息,在农村最容易借到钱。
我朋友借到钱后,就开始让父母回去盖房子,但是刚把房子的地基打好,就被有关部门强制停工了。
县政府把他们家那片区域划为新城的建设方向,并准备动迁,同时成立联合执法队巡逻,不让再盖房子。
2008年中央政府匝出了4万亿,那时网上有一个说法,说中国当时的实际通货澎涨率为15%-20%左右。我朋友在相信这个数字后,就慌了。
看着账户里的盖房款,他在很憋屈的同时,更是很焦虑。
农村借贷利息都是按年算的,你不能说我借了用两月后因为不需要了就还给你,后面利息不付了。所以呢,只能硬着头皮给自己手上的钱找出路。
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基本的金融知识,所以不敢玩股票、基金、期货等。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了上海前几年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金额,然后对比了一下自己老家省会的基建费用。
看到巨大的数字差距面前,他隐约感觉到上海楼市可能有机会。
2008年,在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下来前,上海的楼市,正是风声鹤唳,无论从房企还是普通的购房者都基本行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价格已经下跌20%的楼市要崩盘了。
2008年因为成交量低,一手房出现一些诡异的现象,就是一些神秘的组织批量在买房,刷成交量。这组织是谁呢,大家都懂的。
我这位朋友当时每月工资只有几千元,感觉自己的这份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收入有较大改善。所以决定赌一把,以两成首付,15万在上海浦东外环购入一套90平米的两居房,当时上海外环线周围的房价都在1万元以内。
2009年春节回家,因为还能借到钱,我这位朋友决定玩大一点,又借了40万,到上海两成首付再买了两套房子。
2009年年底楼市有一轮爆涨。我的这位朋友一下子成为中产了。
我这位朋友的经历,让我相信,很多时候运气真的很关键。
笑来老师说他为什么在2011年买了那么多的比特币?笑来老师谦虚的说,那个时候他即恰如其当的穷,又恰如其当的富。那个时候如果已经是富豪了,可能也就不会玩这么小的盘子了,但是如果没有50万美元也不可能买到了6位数的比特币。
笑来老师的这一说法我是信的、同时佩服他的坦诚。
一件事儿是能做成,可能需要很多因素同时满足,在合适的时间踩到合适的点上。
继续说我这位朋友的故事。
因为投资标的上涨了1倍,而且他用的是5倍杠杆,所以投资收益率在短短一年内达到了10倍。而且更让人感觉夸张的是,他投资的这些钱是借来的。
我的这位朋友因为突然逆袭了,就感觉自己身着金铠甲,踏着七彩祥云,瞬间成为这个国家的精英了。
我认为,你Y的就是走了狗屎晕了,但是他不这样认为,感觉自己很牛B了,然后就有一点膨胀了。
我的这位朋友膨胀了一段时间后,接触到了比特币,一开始没当回事,到了在2016年犹豫了一段时间没有买,再后来就错过了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的这轮大牛市。
要是以前,他这个的高风险爱好者,看到这机会,一定抛一套房子换成比特币。但他为什么没有去做呢?
认知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个人现状是更重要的原因。已经是一个中产了,感觉没必要那么拼,不想冒那么大风险了。
一个人的现状会从底层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如果生活已经足够体面了,怎么来维持自己的前进状态呢?
我认为是紧迫感。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