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变现:充实心灵的副产品
简书网01 写作的梦想
新春之初,万象更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读者朋友,新的一年,你们对于写作有什么计划呢?经过一个寒假的补给,是不是又重燃起心中的那一个梦想呢?
写作的梦想是为了什么?
多少人,为了写作变现这崇高的理想,前仆后继、勤奋笔耕。
又有多少人在穷困潦倒时,想过靠写作逆风翻盘,用写作变现实现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贫穷出作家,愤怒出诗人的缘故。可是,一路跌跌撞撞,钱没有赚到,倒是心变得丰盈与充实。
试问自己,为什么来到简书这个平台?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中有一个写作的梦想吧?我们冲着那一个LOGO的创意点子“简书——创作你的创作”而来了。可是,到了岁暮盘点,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作者并没有实现他当初设定的期望,感觉蹉跎了时光,产生了一些困惑,譬如“是不是因为当初头脑一时的发热呢”?
可是谁告诉你,写作是用来谋生的行业呢?梦想终归是梦想。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写作,是须要被养活的一个梦想。
02 写作的现实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曾经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写作变现是写作圈最大的谎言》,这一篇文章给拥有写作梦想的人一剂强烈的清醒剂。我们来看看文章的观点:
《写作正在成为数以亿计人的‘救命浆’》这篇文章所说的“救命浆”是指写作成为了很多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另一种展现形式。之所以用这种形式,是因为自媒体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再加上喜爱写作,因而受到人们的追捧并乐此不疲。……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呢?一旦纯粹的写作带上了功利目的,写作可能也就成了职业了。如果写作始终变不了现,又将何去何从呢?如果始终坚信写作会变现,那中毒就太深了,如不及时醒悟,是会要命的……写作变现只是针对极少数人而言的,你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位吗?如果不是,并且还认为只要监视迟早会是,那就劝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想,不要被谎言所蒙蔽,尽早给予写作本身应有的目的……写作,就是为了写作,给予自己心得,收获别人心悟……如果你想让自己也能写作变现,最好还是打住!因为写作变现不仅是个坑,也是写作圈里最大的谎言。
这篇文章把一些心怀梦想的写作者硬生生地从梦想中拽了出来。梦想被现实打破!
我们来看一看过来人的经历吧。
林清玄先生曾经在《开讲啦》里面给我们讲到了他的写作故事。林清玄先生显然是幸运的。他从小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而且通过不懈地努力,他也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我们来看看林清玄先生是怎么说的:
……我刚刚讲到我小时候那么穷,可是我八岁的时候,就立志将来要当一个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自己每天鼓舞自己。
有一天,我的父亲说:“十二啊,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
我说:“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
他说:“作家是在干什么的?”
我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字写一写寄出去,人家钱就会寄来。”
我爸爸很生气,当场给我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啊,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了。”
林清玄父亲的话,给了少年的林清玄泼了一瓢凉水。
梦想是要遭受打击的。对于梦想,谁不要面临这样的现实呢?
写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对于坚持梦想的林清玄来说,他最终实现了梦想,他又是多么幸运。不过,他的幸运显然是不可复制的。正如林清玄先生在节目中说过的一句话:“在我居住的地方,三百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个作家。”
在《开讲啦》与青年交流的时候,一位青年问:
“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是幸运中的幸运,您又是怎么看待‘幸运’这两个字的呢?”
“幸运通常都是给准备好的人,你要做很多的准备,很多的努力,受过很多的挫折,你最后才会有那个‘幸运’。我在屠宰场杀过猪,在码头做过搬运工人,摆过地摊,在餐厅推过餐车、洗碗盘……什么事情都做,为了养活自己,还养活自己的梦想——写作的志向,所以你只要有这样的梦想,就可以维持你的热力。现代人就是太相信结局了,而不去注重那些过程。如果每个过程都做得很好,当幸运来临的时候,给两个人,一定会给比较有准备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梦想是须要被养活的。这就是写作的现实吧?
03 写作的态度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写作,须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无须拔高写作的意义,也不要把写作贬低得一文不名。或许,对于写作,我们须要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在这样一种态度下,我们只管耕耘,不管收获。
我们视写作为一种能力,和吃饭的能力一样。这样,写作这件事就不会因为“写作变现”这个问题而困惑了。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讲,追逐梦想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哪怕在写作上失败了,也不要紧,因为对于自己的梦想,只要去尝试了,实践了,努力了就足够。正如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的一个好诗句所言“天空留不下我的痕迹,但我却已飞过”,意思是“自己的努力也许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但不必难过,因为只要你努力了,这就很好,不必苛求结果,看平淡一些,只须问心无愧。尝试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可能会有三个结果:一是世俗的所谓成功,二是世俗的所谓失败,三是无所谓成功或失败。第三种写作者具有这样一种心态:认为写作如吃饭,写作如行路。你会说你这个人吃饭吃得很成功,走路走得很成功吗?他会告诉你何必事事以成败去论。这也许就是一种理性地面对写作的态度吧?
写作变现,只不过是写作过程中丰盈心灵的副产品:有,那是锦上添花;没有,那也足可丰盈心灵。
我们再回到《开讲啦》去看看林清玄先生是怎么看待写作,尤其是看待“诗人”这个名词概念的?
一位来自深圳的青年问:
“您好,林老师,我是来自深圳的一名90后诗人,我投入写作的时候,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当时家里人特别地反对,写作导致学习成绩非常差劲,我的数学曾经考过十八分,但是作文经常考满分,可是当父亲看到我满屋的书籍和稿纸的时候,他们说你没有诗人的命,却得了诗人的病,一个诗人不像一个明星,靠写作可以赚很多的钱……我写作的时候,希望用我的文字,为更多的人,为那些身处迷茫和黑夜之中的人,为他们带去鼓舞和力量,现在在这样一个现实和理想的抉择之中,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林老师能给我一些好的建议。”
林清玄先生:
“诗人本来就不是一个行业,你看中国古代的诗人,他们都是有工作做的,他们做官。外国古代的诗人,他们都是贵族,他们靠领地生活(衣食无忧);现代的诗人,我所认识的诗人,他们都是大学教授,很少说我靠写诗为生,在这个时代那几乎是不可能。诗人当然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理想。如果你有一个工作来养活你的写作,可能会走得更远。譬如说台湾有名的诗人,他们都在大学里面教书。大学里教书,每一年有四个月,他会有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专心来写诗。那即是在教书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写诗,像余光中啊,杨木啊,席慕蓉……他们都是在教书,所以你不一定要把它当作你的一个行业,但是可以当做你的一个理想,一个追寻。”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梦想是须要被养活的。写作的梦想也是如此。
写作是为工作锦上添花的能力。写作变现,那是充盈心灵之后的副产品。就像会做菜是为生活锦上添花的能力一样。
04 写作变现:副产品
写作变现,是充盈心灵之后的副产品。
不过尽管如此,对于心怀梦想的人来说,比没有梦想的人总是要好一点。
刘未鹏先生曾经在《暗时间》的第二篇《思维改变生活》的第三章节中,他提到《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
在书中,刘未鹏先生讲述了“从现在开始写博客”的几点好处:
一是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二是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三、“教”是最好的“学”;四、讨论是绝佳的反思;五、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六、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七、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对于青年人来说,有梦想总比没有梦想要好一点,行动总比不行动要好一点,不是吗?
有人说,写作如种树。
最后便借用丹比萨·莫约在《援助的死亡》这本书的结束语来作结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