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书用语都有一个共性,大胆直接,不避讳性和脏话。
三十而已,这个故事讲的是作为大学老师的王二,围绕着他和与他有关的人和事。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最后,他去给学校巡夜摔断腿的老员工陪床。描述了急诊室那些没有床位住濒临死亡的病人情况。将医院里最令人窒息的画面描述的精准到位,不经让我觉得他真实经历过这些事。以及主人公王二幻想他一路晋升,死前不会像现在住在急诊等死的这些病人一样,而是在干部病房等死。但一样插着管子,任由护士给他翻身擦身。他面对年轻护士的护理操作有着意识,但什么都动不了,任由她们摆布自己。最后面对这样的自己,不想活了,心电图变成一条线。身边人开始忙活起来,宣布他的死亡,给他穿上衣服,处理后事,抬进棺材。
我在医院实习过一年,王小波在书中描写的干部病房,或是急诊室里面的那些情节,我都真实看到并经历过。
其实不论最后是在像书中描写的挤满人,床板薄的吓人的急诊里等死,还是在单人单间的干部病房里等死。如果你亲眼看到,人到最后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任由医护人员给你翻身擦身。你连进食都得靠营养液,你连排便都需要导尿管,尿不湿。你会发现这时没有干部病房,急诊病房之分,活着都没了尊严可言。
几乎我们每一个待过这些科室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如果真有一天我们到了这一步,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要用这样的方式维持我们的生命。这样活着不如让我们体体面面的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