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紫罗兰
昨天跟男同事聊天,说起他儿子,他说,有一次儿子气急了,对着他说:“我长大了,我也要打你。”
他觉得儿子侵犯了他做父亲的权威,揍了孩子。
其实,三四岁的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也是被父母控制后的一种自我反抗,他既觉得自己无力、无助,但内心的自我力量也在成长。
只要蹲下来告诉孩子打人不对,尤其是对爸爸这样是不对的,但更要跟孩子谈心沟通,确认孩子在长大,然后同理孩子的感受,让他说出他心里的不舒服。
父母对孩子说的话要重视,但不能过于重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吗?不一定。
很可能有时候只是他的一个想法,或者是他恐惧背后的善意谎言。就像《我爱我家》里的“我要去远航”那集里圆圆一会儿要去航海,一会儿要去登山,全家急得要死,非常写实。
这种事我听过特别多次,孩子跟我说的事情,我往往笑一笑就过去了,不会去探讨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对孩子的话要给予重视,但也不要过于重视,无论他说什么家长都当真,那家长会很累,也不见得对亲子关系的促进有帮助。
孩子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是不一样的样式。有时候早上他的情绪还好,中午就不高兴了。你不去搭理他,过了两分钟他情绪又好了。
如果你非要很认真地认为孩子的情绪有问题,那就是自找麻烦了。
家长总是想给孩子讲明白一些道理,但是家长的出发点、动机和孩子完全不一样,对这些道理的感受也完全不同。
孩子的动机是什么?家长必须先搞清楚。孩子说这里太无聊了,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他的手机被没收了,他想玩手机。所以家长们要明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你越认真,孩子可能会越恐惧。
越是这样,你跟孩子的想法差距就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