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7260/73cb5e630072a3b0.jpg)
文/范小羊
《秘密》观后感
东野圭吾的故事总是给人一个困惑的开始,然后突然转折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如果你觉得自己终于快要接近真相了,那恭喜你,你肯定会发现作者会给出更精彩的答案。总是边看着边忍不住去想,他到底是怎么构思出这样的精彩的故事的?
东野的书并不是纯粹的推理或者悬疑,但是每个故事都会有意外事故或者命案的发生,然后顺势把读者带入一个紧张的氛围里,再一层层揭开不可思议的真相。
《秘密》我觉得更像是一部关于伦理的书。一场车祸让原本的三口之家结构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死去的妻子把意识留在在了女儿身上,然后以女儿的身体去生活。这样的超自然现象或许可以理解为女儿在巨大刺激下分裂出了妻子直子的人格,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是男主杉田不愿意接受女儿和妻子任何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现实而把她们在自己的心里合二为一的想法。
东野构建这样的一个故事框架之后,讨论的却是生活中长久存在争执的问题。比如,死亡的定义,到底是失去肉体是真正的死亡,还是失去意识是真正的死亡?如果失去意识算是死亡,那么植物人算是死亡吗?如果有机会让你重返青春,你还会选择用原来的方式度过吗?都说女儿都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对于女儿的恋爱和她对父亲越来越少的依赖,终究到了要选择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时,父亲是该阻止还是应该放手?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长该怎么和孩子相处?
作者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故事里,我不置可否。但是这样讲故事的方式真的是很有趣。看着这本书的时候会嫉妒直子有机会重新回到校园,然后以一个成年人的理智和经验去选择学业的方向。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读过青春的方式都是迷茫而困顿的,而当我们终于明白了青春的真谛,却发现青春已不再。杉田面对带有妻子意识的女儿,态度和尴尬介乎于夫妻和父女之间。他对直子有着男人本能的占有欲,不能接受直子和男同学之间的亲密。这种心理像极了严禁女儿早恋的父亲,但是最后他也终于明白,为爱的人准备属于她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爱。女儿不是妻子的延续,孩子也并不是父母的重生,而是拥有独自存在的权利。
所以,我觉得故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每个读者都能在故事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和对人生的解读。我想起《1984》中有一句话说的大概意思就是,真正的智者不是告诉你不知道的东西,而是把你知道的东西整理分类,更加清晰的呈现在你的面前。我想东野也许表达的东西没有那么的鲜明,但是他是在故事框架的大树上,把那些东西一一挂上,让你耳目一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