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纸张的历史

读书笔记:纸张的历史

作者: 番薯片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7:49 被阅读20次

    最近在看《中华遗产》,有一篇文章讲了中国的用纸和造纸,在渐渐“无纸化”的今天,还有很多人对手工纸的前世今生做细致的研究,细读之后,我也对纸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古代中国与纸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古代知识的发展,文明的传承,比如唐代佛教的弘扬,手工纸甚至也影响着古欧洲史,比如基督教的现代化等。每张纸都挟裹着中国历史的厚重感,也饱含着很浓厚的古文化韵味。

    上古时代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记事,以后渐渐发明了甲骨文,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读[jiān bó],缣帛其实就是丝织品,在汉代一匹【92.2X40汉尺】缣,折合汉代米价,相当于六旦【720汉斤】米的价格),竹片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生。

    两汉

    公元105年,蔡伦(东汉)奉上新纸——用旧渔网即麻造的纸。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先取其之柔韧者,煮沸捣烂并和成粘液,匀制漉筐,使结薄膜,稍干,用重物压之即成。用麻的植物纤维触类旁通,后来又发明到树皮、竹子乃至稻秸麦秆的纤维质,中国从而有了麻、皮、竹、藤、草等各种纸。这种纸不仅廉价易得,还可以广泛传播。

    1.在造纸术发明之前,西方也在竭尽全力寻找适合书写的材料,尼罗河畔的莎草片,两河流域的泥板,南亚与东亚的贝叶,欧洲的羊皮和牛皮,美洲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的树皮布,都曾作为书写的载体,在中国,人们则在龟甲、兽骨上刻划,在金石上刻字,在竹简、木牍和缣帛上书写。

    2.最初造纸的工艺看似简单,但这里面迟迟有一种技术没有被发现,即将纤维分散(造纸过程就是要将植物纤维打散,重新聚合的工艺)交结成膜的技术。与蔡伦同时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说,纸是将恶茧,茧衣等不用的废料拿去煮沸捣烂后漂洗,置于蔑席之上,在水里击打,荡留在席上的絮渣片,晒干后揭下来可供书写,又叫做絮纸片或丝絮字——世界上第一种纸,不易于写字,但正是这个过程,启发了这个技术。蔡伦承前启后,将丝料换成植物纤维,同样的方法制成了麻纸。

    三国两晋南北朝

    纸张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书写记事材料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东晋桓玄(369-404)执政时,下令以纸张作为正式书写材料,自此,纸张代替简牍,成为朝廷公文的书写载体。且从考古材料来看,东晋之后,不再出现简牍。

    佛道兴起,抄经需要大量纸张。南北各地纷纷建立私纸坊,广泛使用覆帘抄纸技术。

    隋唐

    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艺术珍品。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主要是楮(chǔ落叶乔木,叶似桑,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也广为使用,但到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又无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应求,藤纸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竹纸初露头角。

    1.此时造纸术在中国区地已经遍及南北各地,甚至远至沙洲(今甘肃敦煌)、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区域。

    2.加工工艺更加考究,出现如薛涛笺、澄心堂纸等大量名纸,名笺。硬黄纸、粉蜡笺、金花纸、银花纸、冷金纸、砑花纸、花帘纸等体现了纸张加工水平。

    3.造纸术向东西方传播。

    宋元明清

    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后期的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用量之大可以想见,就产区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纸为原料本色,除色黄之外,竹纸也有性脆的缺点。

    元明时期竹纸的兴盛创造了历史新篇章,尤以福建发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产及天然漂白,使竹纸产量大有改进。

    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树皮等传统造纸原料已不能满足需要,竹纸在清代占了主导地位,其他草浆也有发展,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人用麦草、蒲草。陕西、甘肃、宁夏有人用马莲草,西北用芨芨草,东北用乌拉草。造纸原料有了巨大的拓展。

    1.竹子成为手工纸生产的主流,产量第一。

    2.造纸原料的拓展和造纸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竹纸的崛起,促进了兼收不同原料有点的稻麦秆纸,苎麻纸,竹楮皮纸,麻楮皮纸等混料纸的发展,皮纸工艺达到高峰,产量第二,以明代江西西山皮纸和清代安徽宣纸最具有代表性。

    3.清朝是中国传统造纸技术的最高峰。

    4. 著名的泾县宣纸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制稻草浆和檀皮浆抄制而成(最关键的两个要素青檀树和沙田稻草),其生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

    5.到19世纪末,在欧洲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迅速发展,并普遍认为木材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我国在满清末年和民国初年也逐渐出现了机械化的造纸厂,木材和非木材原料均有使用。手工纸逐渐被取代。造纸技术史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传播

    造纸术在我国由发明到发展,遍及全国。

    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

    8世纪造纸术因战争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

    10世纪到大马士格、开罗;

    11世纪传入摩洛哥;

    13世纪传入印度;

    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

    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

    17世纪传到英国;

    19世纪传入加拿大。

    注:本篇文章是一个读后笔记,大部分内容来自《中华遗产》2018年07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纸张的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vq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