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左传》(一)

读《左传》(一)

作者: 以明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3-26 19:59 被阅读0次

      大一,制作读书计划,怀抱着熊熊野心,要把著名的古典书籍全部阅读一遍,于是从华夏文化源头先秦开始,大名鼎鼎的《左传》便首当其冲。

      《左传》是史书、是叙事类文字,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吧,中学阅读《史记》和《聊斋》可是没有障碍的!但是,一路读下去,问题越来越多,似乎读懂了,似乎又不懂!就像辨认英语单词,系统问你一个单词,好像认识,又好像不认识!

      最后,不得不承认:感到模棱两可的,就是不认识,就是生词:感到似是而非的,就是不理解,就是没懂!于是,无限的悲伤从四面八方袭来:朱熹十九岁,已经精通诸子百家,我十九岁,竟然连《左传》都不能完全明白!沉重的哀伤让眉头紧皱,伤感的叹息让满面无光!问题出现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如果听之任之,只会使之变得更加严重。既然读不懂,那就想办法读懂。

      读不懂某段话(某本书),无非是:字词生僻、表达生僻、典故繁缛、时代表达、思想深沉,否则就是作者本人语焉不详。作者表达不清(有可能是故意为之,比如西方的意识流小说),这种情况忽略。思想、哲理、学术类书籍,本来就是不好理解的,也不计。

      其他的书籍读不明白,那就看注释啊,对阅读造成障碍的问题,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古往今来,对《左传》进行注释的实在太多太多了,连日本人都插一脚!我当时选择的是口碑很高的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杨先生乃注释大师,生僻类的表达解释得很清楚。当时普通而现在已经废除的生活习惯、仪礼方式等,会造成理解障碍,杨大师也都解说得很清晰。

      但是,在大师的登翼之下开展阅读,还是不懂!这个不懂,倒不是说读不明文本,文本是读懂了,可在整体上的理解,总觉得还是有点、有点……

      据说、据说古代的学校,教师教授学生的方法和步骤是:解释生字词,教断句(古代文本没有标点符号),领读一两遍。等到学生基本上能够读完整篇文章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反复阅读。这个反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反复,而是:上午读三千遍,下午读三千遍,晚上读三千遍,读一个月读不熟背不出,就再读三个月,三个月不熟,就读一年!反复阅读多次之后,含义自然而然就明白,都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解释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也!像张居正那样,给皇帝学生一字一词地解说《四书》,大量拓展,务必使其精通,私家聘用的教书先生也许也会这样,一般学校的老师则不会,都是让学生自己读。

      那么,既然我还是不明白,那就反复阅读不就好了!于是,我下决心,一句一句地阅读和背诵,把《左传》背下来!之前的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立刻买一套,三册!

      就这样,整个大学,我都在背诵《左传》。不用三千遍,其实只要反复多读几次,不明白的地方也就慢慢明白了。等到第一册背完之后,再看其他的古典书籍,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后来背诵的速度放慢,大学毕业才背完第二册和第三册的一点。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继续背诵第三册。记得当时的背诵方式是,晚上背一小段,第二天早上复习一两遍,然后在上班的途中,在搭乘公车、地铁之际,再在脑海里默背。又花了相当时间,才最终背完。后来,因为各种事情,放置好久,现在再读,会觉得熟悉,但背不出来了。

      所以,《左传》是我的“学识根基”,如果当初没有背诵,现在的古文能力一定很糟糕!

      以上,是我阅读《左传》的历史,以后再说说读后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vs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