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句话是柴静《看见》一书中,来华义务支教德国人卢安克说的一句话。 教育,对老师来说,是教书育人。对于中国来说,教书,是达到了目的。中国被称为考试大国,甚至连雅思成绩都超过了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这么傲人的成绩却让我感到心痛。
看着小小的孩子带着厚厚的眼镜,背着大大的书包,就很心疼。那种时时在与别人比拼在分数线上的压力要持续到高考结束。大学,混完四年就完事了。这是中国流行的教育方法:先紧后松。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走出象牙塔,连滚带爬的进入社会时,发现连一件保护自己的盔甲都没有。
过年了,你被攀比了吗?我觉得教育两个字的重点应倾向于“育”这个字。我们向来的侧重点偏向于成绩,像卢安克说的,我们觉得学生们就应该成绩考好,他们就应该考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老师们倾向于以成绩评等级。在各地高校,仍有“优等班”、“差等班”之分。这些应该是本着教书育人为理念的学校该做的事情吗?该做的不应该是教育好老师,再让老师教育好学生吗?如果全都让好老师去教好学生,那其他的学生呢?永远被标签为“差等生”吗?
过年了,你被攀比了吗?家长们总是在年底会问孩子学校以及成绩的问题,似乎这已经成了家长们“攀比”的底气。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孩子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在问及孩子成绩时,面对那么多人的质问,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
如果你是成绩不好的家长,在过年串亲戚时遇上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怎么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