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而这样的书,很少。
多数书都带有着其时代的烙印,脱离这个时代后,他们一无所有。
尼采高喊,在自己身上克服整个时代。他是愿与时代为敌的人,并且深知时代的束缚性、局限性以及对于人性的消沉。而能够看懂时代的人不少,但能够看清未来并且愿意在路上的人,很少。
多数的我们沉浸在这个时代,感受着它的滋味,虽不愿但也甘为它的一份子,沾着曾经厌弃的气息。久了就成了这样的人,虽曾想仗剑走天涯,却落得个后来太忙拉。作家同样不能免俗。
在翻完此书时,便可猜想其在豆瓣的评论将会很差,估计安妮宝贝、琼瑶的标签也不会少。确实如此。
毕竟顶着茅盾文学奖的招牌,再加上如此浓厚宗教信仰书名,本该庄严沉重、富有底蕴,一个民族史读起来也该荡气回肠,而关于家族兴衰也应跌宕起伏、令人揪心。
而本书最后成为了以爱情为主线,把爱情写的催人泪下,你情我愿,你侬我浓,我愿嫁你也想娶,不顾师生界限、种族也不应是阻隔,做为新时代的女性绝不能犯朱丽叶那样优柔寡断听凭命运的安排,结果还是成为爱情片必备剧情-逃脱不了病魔的人世间两隔。
除了小一辈的爱情,在老一辈中的三角关系更让人遐想。姐妹花同时爱上了师兄,不过大姐年岁较长捷足先登。师兄娶了大姐生活多年,等他与师妹在伦敦空袭的日子里,相依为命之时,发现了爱情。原来结婚多年没有在身上感受到过所谓的爱情,结婚多年的夫妻之间只不过是为了生活,而不是因为爱情结婚。
有了爱情便会有结晶,当时隔多年后一家三口回归故土时,姐姐还在,原来的家也还在。这份关系厘不清了,上一辈子的孽债要让下一辈子来还啊。后母的故事,出现了。令人发指的剧情,书里除了诗歌和远方(这些是作者的爱好所在)还有现实中为了家庭老母亲的存在。
有几点需要吐槽的地方,关于爱情就不多说了,想必都会吐槽这一点,好好的历史文化小说写成了琼瑶体。
先说下人物刻画方面。刚开始出现精明气势不凡的子奇哥沦为家庭妇男也不多提,那个玉儿成为恶毒后妈也不多说,所谓的为了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小玉儿,她关于爱情的选择依旧没有逃脱幼年对于兄长的依恋。所以作者关于人物形象刻画的变化,有点唐突和小家子气了。大概也是后面才气不逮造成的,个人有点偏见,女性还是女性啊,逃离不了感怀的折腾。
大凡作家都爱写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这些东西写起来顺手也有东西可写,于是我们钟爱的鲁迅作家经常出现在小说之中,作者爱看周先生故事新编里的小说,比如《铸剑》《奔月》,《铸剑》应最为钟爱,出现次数频率最高。这么写小说也是为了突显出人物的个性,以其生活中的整合显其人也不无不可,但过多造成读者的困惑,我是来看你解读《铸剑》的吗,干脆你专门写篇评论文章算了。
最终这样的一本书,历史局限性较强,时隔三十多年,可读性一般了。不像张爱玲关于人性,战时上海如今依旧可以拿出来读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