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学
时代悲歌-《穆斯林的葬礼》

时代悲歌-《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 落下的枯叶蝶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8:48 被阅读69次

    题记

    人生的基调或许本就是一根水平线,当中的起起落落无非是福祸的此消彼长,缘起缘灭,皆是命运的因果循环。

    前言

    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爱看书的人,肚中墨水寥寥,要真有爱看书的人与我热心交流,问我都看什么书,有什么心得,也心虚得很。平时杂书也看一点,但都不成体系,很多领域,还都属于知识的盲区,尤其是小说,涉猎甚少。这本书,前些年火了一整子,当时我也略有些耳闻,在朋友圈大概也看过几张摆拍的照片,只是我向来赶不得潮流,加之人又懒散,所以,也就一直与它无缘了。直到最近,机缘巧合之下,才有幸借到一本。别人的书,总是比自己的好看,这个道理,亘古不变。既然是借来的,心里总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必须要还回去,那还不抓紧看的紧迫感,也就再找不到偷懒的理由了,于是,断断续续好些天,这本书,我看完了。

    正文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之所以动人,一半,大概出自人生而有之的怜悯之心,一半,大概出自人生皆有憾的同理之心。梁韩两家三代人的悲喜离合,正是历史沧桑的匆匆剪影。在传统的善恶观念当中,我们总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固然是一种美好的期盼。如果说 “修桥补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 ” 是对恶有恶报的一种讽刺,那么,韩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却也悲剧连连,又该如何解释呢?人生于世,微如草芥,每个人都被历史的长河裹挟着,推挤着前行,个人和家庭,在国家和历史面前,都太过微渺。我们无非是随风飞散的柳絮,当有好风凭借,自然可以飞上青天,当风止气息的时候,又都归于尘土。

    韩子奇是悲凉的,他的一生,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小子到拥有一切的京城玉王;从因为一封假信误以为家人尽亡,到与梁冰玉结合重燃希望,再到痛失女儿新月心如死灰。命运一次次地反复捉弄,赐予他的名誉、财富、爱情、亲情最终又被一分不剩地剥夺,只留下绵绵不尽的苦痛和挣扎。

    韩新月是幸福的,父亲,兄长对她都疼爱有加,姑妈更是将她视如己出,晴朗天空下的唯一阴霾,来自“妈妈”韩太太,对她总是不冷不热。考入燕京大学的新月更是如鱼得水,有五湖四海的同学,还有学识渊博,气质拔群的楚老师环绕周围,紧张而充实,这是新月大学生活恰如其分的概括。

    可新月又是悲剧的,她身患风湿性心脏病而不自知,一次次机缘巧合之下,病情加重到无以挽回的地步。在她身上,更隐藏着上一代人不肯言说的身世秘密。纵然她与楚老师之间的爱情如此之纯净、炽烈,一度让身患绝症的新月又燃起了熊熊的生命之火。可新月最终还是在等待恋人的遗憾中,撒手人寰……

    看到新月离世,我本是不忍再看下去的,一切的谜底都已经揭晓,一切的希望都已经破碎,最后一章除了遗憾,又还能剩下什么呢。可还是有一种必须完成的责任催促着我继续,新月的结局,韩子奇的结局,楚雁潮的结局,梁君璧、梁冰玉的结局,博雅宅的结局……它们都静静地等待着读者。于是带着一声叹息,我完成了全书的最后一章。

    大概是作者描述的那个年月,人人都单纯善良吧,又或者是有信仰的穆斯林大都品性端正,在整本书中出现的回回可以说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梁亦清夫妇勤勉老实,一辈子恪守着手艺人的本分,可最后却因为雕刻宝船失手,被人落井下石,使梁家一时陷入绝境,他们做错了什么?韩子奇与师妹梁君壁白手起家,挣下奇珍斋偌大的家业,成为名满京城的玉王,可因为一封假信,又与妻子的妹妹梁冰玉结合,生下新月,铸成大错。离开人世时战战兢兢,害怕被真主审判,投入火狱。梁君壁狠心赶走妹妹,对新月冷淡一生,后半辈子与韩子奇同床异梦,更无半点夫妻温存。梁冰玉品学兼优,本是家族骄傲,远赴英国考入牛津大学,得知姐姐一家俱亡后,在战火中与韩子奇走到一起,诞下女儿新月,可回国后,被姐姐和伦理教规所不容,失去了爱情的同时,更要离开心爱的女儿,母女分离,孤独一生。韩新月天真可爱,纯净如水,楚老师儒雅博学,风度翩翩,可他们又因为师生的关系,民族、信仰的隔离不能在一起,最终新月病逝,楚老师遗恨终身,他们又都做错了什么?

    人生的跌宕起伏,只叹造化二字,冥冥中自有天意。人渺小如沙尘,哪里能跟历史和命运抗争呢,风来时,人随风飘荡,风止时,人落入尘埃。打开书,玉的长河,娟娟流淌,合上书,博雅宅门前那一副对联又在耳边回响:随珠和壁,明月清风。

    后记

    全书一共四五十万字,难以想象作者完成这部巨著要耗费多少心力。此书成书于1987-9-1,若诚如作者所说,书的诞生正如一个母亲捧出一个婴儿,那么,今天,这个婴儿也成长到三十多岁了,三十而立,鲜少有作品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在此,感谢作者为读者奉献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从书名来看,一目了然,写的是穆斯林的故事,作者霍达本人就是回族。之前对穆斯林的了解甚少,只大概知道回族,维吾尔族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以前学校也有回族的同学,食堂的清真窗口,也非常好吃。读完本书,穆斯林的风俗习惯细致地呈现在我眼前,他们的礼拜,斋戒,他们的婚礼,葬礼……我本身是一个民族观念淡薄的人,却被这些风土人情深深的吸引,如痴如醉。

    出于一个理科生对逻辑的天生敏感,全书读到两处,略有停顿,觉得似有逻辑不通之处,记录下来,权作笑谈:

    其一,新月在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时,从父亲处拿到了母亲多年前留下的亲笔书信,新月读完激动异常,心想母亲是否知道自己现在也考入了当年母亲就读的燕京大学。此处,新月是如何得知当年母亲也在燕京大学就读的呢,信中并未提起,而新月的母亲离开新月时,新月不过两岁,以新月都不曾记得自己的母亲是谁来看,更不可能记得自己的母亲曾就读于燕京大学。韩家恐怕也对新月母亲的消息一直保持封锁,不然以新月的冰雪聪明也不会把母亲的照片误认为是韩太太了。而且,新月填报志愿的时候,虽然从韩太太口中有暗示燕京大学的特殊意义,不过新月一向并不知情,所以,这里新月究竟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自己的校友?

    其二,多年以后,新月的母亲重返博雅宅找寻自己的女儿,开门的是天心的女儿,也就是新月的侄女,被新月的母亲当成了新月。作者暗示是因为: 养女随姑 ,结绿当时14岁,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了,而新月母女分离的时候,新月不过两岁,新月母亲根据相貌来判断眼前的少女是自己的女儿怕是有些不妥,因为她根本也没有见过自己女儿十来岁的样子,作者在此处暗示,养女随姑 结绿长得像新月,所以,新月的母亲把结绿当成了新月的逻辑是否通顺呢(年龄的因素作者倒是在后面有所交代)?那么合理的解释是:新月,新月的母亲,韩太太,新月的侄女 血浓于水,容貌神情相似,所以被新月母亲错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代悲歌-《穆斯林的葬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ff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