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国史钢》目的了解王朝更迭、政治兴衰、社会变迁,也描述文化发展、商业经济,地域民俗、大众生活等。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嬴政
秦国王孙,名子楚,他是太子安国君所生,却非嫡出,因此没有得宠。阳翟大贾吕不韦在邯郸做买卖,帮助子楚获得华阳夫人的宠爱。子楚成正式的王太孙。吕不韦被任为师傅。子楚一见倾心吕不伟的爱妾赵姬,赵姬归子楚,产了一子,即是嬴政。
嬴政十三岁即王位。这时吕不韦是食邑十万户的文言侯,位居相国,他的爱妾赵姬成太后。吕不伟政治野心不小,打算统一大业。嬴政22岁时,已有能力趁乱事把太后的政权完全褫夺;并且把吕不韦免职,逐归本封的洛阳,后又把他贬到蜀郡。吕不韦最后服毒自杀。
吕不伟死后,嬴政把所有送他丧的三晋门客驱逐出境。嬴政既打倒了吕不韦,收揽了秦国的大权,便开始图谋六国。
第二节 六国混一
韩国灭亡,嬴政以迅雷烈风的力量,一意东征,先后把其余的五国灭了。在位的第二十六年而六国尽灭。于是秦王政以一道冠冕堂皇的诏令,收结五个半世纪的混战局面,同时宣告新帝国的成立。
嬴政不喜欢原称号,把泰字除去,添上帝字,合成“皇帝”;又废除周代通行的谥法,自称为“始皇帝”。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统治权力?始皇内防反侧的四件事。
第一个件事,缴去六国遗民的兵器,把一部分六国的贵族迁到辇毂之下加以严密的监视,没有兵器,没有钱财,就不会大乱。
第二件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皆从咸阳出来,其一东达燕、齐,其一南达吴、楚。驰道的建筑,为的是地方若有叛乱,可以迅速赶到去平定。
第三件事,采用重兵驻防的政策,并且把旧部统统拆毁。秦国原有的军队,依旧集中在秦国的本部,不让各国余剩的军队留存。
第四件事,文化的统治,思想的缴械。养了七十多个儒生和学者,叫作博士。造成了千古叹恨的文化浩劫。
始皇在外除边患的努力。始皇听到“亡秦者胡”的谶语。派蒙恬领兵三十万北征。把河套收复,并且进展至套外,设了九原郡。
谋北边又建宏大的工程:其一是从河套外的九原郡治,筑了一条“直道”达到关内的云阳,长一千八百里;其二是把燕、赵北界的长城和秦国旧有的西北边城,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东迄辽东郡的碣石,成功了有名的“万里长城”。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始皇只管“忧恤黔首”,他的一切丰功烈绩,乃是黔首的血泪造成的!最初征发的是犯罪的官吏,“赘婿”和商贾;后来推广到曾经做过商贾的人;始皇时代的赋税,要取去人民收入的三分之二。苦役重税之上,又加以严酷而且滥用的刑罚。
始皇刺探得别的儒生对他不敬,便派御史去把儒生都召来案问。结果牵涉了四百六十余人,始皇命统统地活埋。始皇的长子扶苏,当坑儒命令下时,曾替诸儒缓颊,说若绳以重法,恐天下不安。
始皇大怒,把扶苏派去北边监蒙恬的军。但二世皇帝的位还是留给他。遗书未发而始皇死。书和玺印都在宦官赵高手。于是赵李合谋,把遗书毁了,另造两封伪诏,一传位给公子胡亥,一赐扶苏、蒙恬死。
胡亥即二世皇帝位时,才二十一岁,赵高以拥戴的首功最受宠信;他处处要营私,只有在残暴上是胡亥的真正助手。在始皇时代本已思乱的人民,此时便开始摩拳擦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