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阿德勒

心理学越来越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理解世界的关键学科。

结合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三条箴言:1、认识你自己;2、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分;3、承诺带来痛苦;
其实都有心理学的某种寓言和指向。
以前有人说:性格改变命运。
走进新的物质已经被充分满足的当下,那么心理的研究和洞察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共情的能力,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不可不察。
好的学校应该是家庭和广阔世界的重要衔接桥梁,然而如果我们理想的寄希望于学校,那么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于是,主动的识变、应变、改变。才是我们正常的人生逻辑。
心理学上有:Fixed Mindset(固定心态:认为自己的智力和心理能力是静止不变的信念。) Growth Mindset(成长心态:指个人相信自己的智力或心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得到发展和提升,而不是停滞不变或无法改变的信念。)
做教师多年,确实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两种心态结果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其心理甚至决定改变了结果和结局……
固定心态的人只会选择怨天尤人或者归命于天,甚至以躺平而自暴自弃;然而成长心态的人则会因地制宜,积极寻求改变,寻找方法,适时改变,不断优化。暨:为做成事找办法,不为做不成找借口!
这或许是我们所有家长都喜欢孩子做到的事情。
然而事与愿违,例如现如今的学生,老一辈处于代际关系,心疼、溺爱难免,于是小孩在家长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下,变得脱离实际。暨孔子说的:“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啊!”
有时候,一位的学习脱离实际,在古代就有赵括的纸上谈兵,坑害了十几万大军性命!岂不儿戏?
而一位的实践不学习则也会变得鲁莽而失去广阔的格局和空间,变得缺乏理性……
正确的学习,需要方法。教育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著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到的,涉及的,他其实都指向一个目标和方向:
也许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必须具有某种品质,
而是让孩子在漫长的人生路上,
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
那么漫长的人生路是指什么?其潜台词就是意味着父母都已经不在的情况下,孩子所能面对的一切复杂的情况,他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智慧去处理。而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又让我想起了2023年春节段的一部史诗级的电影《金刚川》电影中提到的:“敌人会因为我们觉得困难就不来了么?”
放眼未来,孩子漫长的人生路上,面对一切的勇气,那么基于此,我们家长应该培养他哪些基本能力呢?或者说自私一点,我们如何将我们的基因,遗传密码继续安全、可持续的延续下去呢?……
——力 2024年4月3日 甲辰二月廿五 寒食节 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