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追上了一步《剑来》的修真小说,不同于大多类的网络爽文,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十分饱满。这份饱满不是局限于单一强调人物的血肉,而是达到“所谓个人只是周遭一切集合所涌现出来的现象”这一境界,故而十分喜爱。
近来,因为作者笔下一个的人物,导致书友们对人性的善恶开始无止境的争论。大致是说一位六岁大的小女孩在一场流难之中失去了父母,以乞讨为生独自活到了九岁,性格也变得十分的阴暗。
她本来有一位贵为富家千金的小伙伴,每次都能从小伙伴那里得到一些食物和衣服。直到一个夏天,小伙伴忘记给她带食物,而是给她带了去年冬天她们俩一起做的雪人,说是一直保管在家中的地下冰窖中十分珍惜……小女孩见此不知所感便起了杀心,后被主人公制止,当然主人公更多的是为了救小女孩的性命(富贵人家多有保镖嘛)。
随后主人公尾随小女孩身后观看了一下小女孩的生活,四处流离、遭人欺负多是便离开了。后来反而是小女孩找上了主人公要钱,理由是:你很有钱随意给我一点,你不会有什么损失而我却能多活很长时间。主人公来不及多做回复,就陷入一场无妄之灾,但也有心护得小女孩一身平安。小女孩却乘机潜入主人公得住处,将其收藏得书籍全部盗卖去酒店点了一顿大餐(小女孩之所以感这么做,是因为小女孩因生活环境而至对其他人的恶意有十分明锐的感知,因为她知道就算她卖了这些书主人公也不会拿她怎么样)。
事后主任公有些生气,但好似也没打算就此完全不管小女孩得生死,反复问了小女孩几次书是不是她偷得,小女孩均是装可怜卖傻死不承认。就此,主人公对小女孩再不做他念,直接将其赶出。
而所谓人性善恶之争,也多是针对小女孩行径的。一派说小女孩不知感恩、十分自私可恶;一派说小女孩都快被生活逼死了,又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的道德是非。这里不得不说作者文中对小女孩的刻画之真,通常的小说也往往会出现如此一位可怜的人物,但多数都是满怀善意和感恩。而后者其实往往都是我们一项情愿的相信人性是美丽的,前者却写出了真实的情况。
如果我们是小女孩的遭遇我们也会又如此的选择吗?不会,作为一个有基本智商的人都知道,如果善待那个富家千金或是主人公(再强调一遍,小女孩能明锐的感知他人的恶意)。特别是富家千金,都成了玩伴,若有心请求一下富家千金未必不能成为他们家的佣人,甚至是随身丫鬟。
而她不这么做的行为,不是不愿意,而是认知不到。就像是从来没有吃过鱼甚至没有看过别人吃鱼的人,永远也不会有想吃鱼的想法一样。她对别人如此恶意,大多是她一生多数情况都是被世界以恶意相待,更是得不到别人的纠正和帮助。
这并不是人性善恶的问题,这只是向我最开始所诉“所谓个人只是周遭一切集合所涌现出来的现象”。我一贯的认为随意评断一个人,不管是赞扬还是批判都是对于人性的不尊重。所谓人性复杂,却并非是人性本身,而是在不同环境下造就出来的复杂。所谓的如果我是小女孩我会……的论调无非是将我们从目前生活环境打磨出的人性带到小女孩身上罢了。
作者有意安排小女孩这个角色,正是为了与主人公遥相对应。主人公有与之相仿的经历,虽然二者都对这个世界没了希望,不过与之不同是小女以失望对待世界,而主人公却还没有失望。而本书所传达的一个价值观正是不失望才是真正的希望,这让我没由来的想起一句话:没有任何事物能固化你的命运,唯有你自己用固化的认知去固化自己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