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谷叩馆记(小年行)
江淮大地南部多山,北部坦荡如砥,如不亲临,很难理解在淮河之滨也有如此一处山水佳处。
小年将至,北行探亲,车至凤阳,下高速,沿县道缓行一小时,选一地道土菜馆,炒两小菜,吃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全家兴趣盎然地前往丛林石道。
距狼巷迷谷景区十里,路面陡宽,彩旗飘飘,一湖平铺,山影重重,景象清朗起来。景区停车接待处宽敞整洁,一如北方的大气豪迈。迎着斜阳,行走在平整的进山景道上,虽是隆冬,虽是粗干裸枝,绿色鲜见,但山静水流,空气清新,心情宁静。
景区内树木密生,百年以上树龄的沿路也有不少,山路平缓,流水潺潺,几丛绿竹傍水而生,有江南风情。好山通常修有寺庙,禅窟寺,一个窟字,尽显此寺特色。寺院建在山腰,前后两个院落,后面紧邻一个狭长山洞,现名为禅窟洞,寺里有几个僧人,与他们相见时,尽闲坐于廊下,一人一手机,显然禅意难敌红尘,寺院也只是安身之所。寺后山洞,倒真是一个静心修禅之佳处。洞深入山体下一二十米,前后有出口,狭长几百米,洞内石壁经水溶风化,形态多变,促人遐想,又有几条支路奇缝供人探寻。宽阔处,平坦的石壁上勒有寺院高僧图像,前人诗句禅言,文人好理者至此可长久停留,洞内又彩灯璀璨多变,景象更显瑰怪。距此不远,还有一韭山洞,名声更响,想那景象肯定更为瑰奇。
出禅窟洞后,沿山顶观景大道再步行几百米就到了主景点——狼巷迷谷。此处地貌甚是奇特,好似一块巨大的山岩被巨力劈出了纵横交错深达十几米的深沟,传说狼曾在沟中出没,故称为“狼巷迷谷”。谷中宽处也仅容两人错肩而过,窄处仅够一人侧身缩腹缓行,谷中歧路密布,大人小孩极易走散,但乐趣也正在此,谷中呼喊叫嚣声令人捧腹。我父子二人边走边看,虽未迷失,却也惊叹于自然之趣。又见数株杂树扎根在孤石之上,底端被游人千抚万摸,光滑如裘,根包石而伸,不放弃一粒细尘,主干细长,树梢高出谷外,真是令人敬畏。
景区不但树多景奇,凉亭也是沿路常设,二姊、三峰诸亭更是下山路上的观景佳处,山虽不高,但地处平原,视野极佳,湖泊田野莽苍无际。下到山脚平处,建有游乐设施,恰逢天好游人又不多,玩者大可尽兴。
车出山谷,夕阳近山,山不动,人自去。
小年刚过,风云再起,几日的好天气又告结束,为赶在雨雪前回家,腊月二十五又开始了南下的行程。
雨逐车行,车到滨湖新区名人馆时,雨势渐小,细雨蒙蒙中,名人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更显高大肃穆。
两馆左右相邻,同处巢湖之滨,一为徽派建筑造型,一为劈波斩浪的舰船造型,都极合其馆名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建筑物四周广场开阔,胜利塔高耸,入渡江战役馆需从水中小道步入,四十九度倾斜的高大建筑影压,崇敬之情隐隐上升,入名人馆需拾级而上,高台天井使人仰望之情陡涨。
馆内布局精细,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谁都能从中受益。在馆内静静慢步三个小时后,几千年的江淮人杰再次活现于心,七十年前的跨江之战,史诗般让人铭记。有许多名人我们早已熟知,有太多的凡人我们一无所知,但在推动历史大车前进时,名人固可敬,匹夫亦可佩。一场战役,那么多的战士民夫参加进来,决策者韬略惊天,民心军心更是气冲霄汉,匹夫之勇实不可少。物华天宝的江淮大地,柱国之才层出不穷。生在东至,我更久地驻足于周氏家族的介绍前;住在安庆,我为安徽之安骄傲;活在教坛,我愿不带走一棵草。
游玩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快乐,为了生活的快乐,许多人毕生奋斗,叩拜两馆,铭贤记烈。巢湖之滨,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1328/c5a3b44bcf5f79a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1328/cc9983c615c3684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1328/264490fba44b2b1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1328/d3fa596c82683fd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1328/050361330fd236c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