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36氪看到一篇文《郑州没有互联网》,内容过于真实,忍不住评论点赞转发,来一波“互联网人“的典型操作。晚饭后看到公众号郑州吃喝玩乐竟然也转载了。
亲,你一个吃喝玩乐的本地号,竟然头条转载一篇互联网深度文章。
要么,小编今天偷懒,要么这篇文真真刺痛了小编的心,不得不转。
郑州有互联网吗?
接下来,结合本人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郑州新媒体领域的奇闻轶事。
01
靠政策吃饭,能走多远?
在2015年o2o模式最为盛行的时候,各类APP纷纷往学生家长的手机里安装,其中便有一款做综合素质的APP,借助政策的东风,短短一年达到五六百万注册量,日活可达数十万,可谓风光一时!
可惜,这款APP因为是官方支持,无法有效开展市场,在知识付费、电商崛起的时候,这款APP逐渐跟不上脚步,眼看着用户时间逐渐被抖音、王者们占据,老板突然发现,百万用户化为僵尸粉。
如果你有幸打开这款APP,会发现,至今它仍然没有很好的游客模式,大部分功能仅对内开放。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不如说它是一家仅服务于公办体系的软件公司。除此之外,再无想象空间。运营换了几波,终究无法挽回颓势。
后来听说又靠政策做了一个公众平台,两个月涨粉100万,(榜妹看到了吗?)奈何仍然没有盈利模式,究竟如何变现?
是个难题!
02
找熟人、走后门,这是互联网?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千万级人口的郑州,尽管是全新的互联网领域,仍然逃不开”找熟人“的窠臼。
记得年前去到一家新媒体公司面试,位置很不错,办公室不大,却满满当当的人,大概有二三十号员工。
对方老板见还是有些工作经验的,便亲自来谈,第一句话便问:”你认识头条的人吗?“
我摇摇头,诧异的问,怎么了?咱们不是招聘运营吗?还是商务对接?
老板叹口气:”是这样,我们注册了头条,也拍了一些视频,这两个月,视频拍的很好了。就是想能够认识头条内部的人,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资源,比如直接支付经费来购买我们的视频,或者给予更多的推荐。
我看了看老板发愁的脸庞,憔悴的目光,再看看外面一屋子年轻人,突然就觉得好可怜。
错过了papi酱的年代,如今的短视频竞争简直一片红海,随着抖音、火山、快手等平台的崛起,无数优质内容的提供者纷纷涌现。
现在做视频越来越讲求专业化、团队化,创意、脚本、后期剪辑、演员等等无一不在提高这一领域的门槛,连千万粉丝的papi都如履薄冰。
我看了下对方的视频,定位搞笑领域,可连我自己都没有笑。我想即使你认识张一鸣,估计头条也不会给你走这个后门。
咱还是老老实实打磨产品吧。
03
新媒体大神快来救驾
这是一座无比期待新媒体人、互联网大牛降临的城市,如同遇到旱灾期盼着老天快快降雨的老农一样。面对汹涌的互联网的大潮,很多传统公司老板早已坐不住了。
有一家给中小企业主培训的咨询管理公司,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新媒体的方向,开设了公众号,将课程录制好放上去,以为就是在线教育了。
有一家旅游公司,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实质的产品,连公众号都没有,在boss上招聘运营总监,号称自己是一家在线教育公司。
有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创始人90后海归,花了500万装修豪华,可是连个公众号都没有,只想请个新媒体运营帮忙招生。
还有些传统纸媒或者单位改制,纷纷涌入互联网,推出漫画、教育 、动漫等领域的新媒体产品,然后,妄图招聘一位互联网运营就让企业起死回生。
我想说:没有互联网的基因,就算降临了一位神仙,也无济于事。
路还长,倘或能够扎下根来,好好研究这个领域做得好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搞清楚模式,舍得投入前期的运营,打磨好产品,也许,在这个千万级别的城市,新媒体还是有的玩的。
04
月薪2000+的新媒体运营?!
可惜的是,郑州这个城市,只会摧毁你所有的自信。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当从月薪10k到20k的一线城市回到郑州,你知道最绝望的是什么吗?是招聘单位向你讨教了半天新媒体玩法之后,理直气壮的对你说,来吧,我们的新媒体运营基本薪资2000+,还有绩效,还有全勤,还有......
也许,你已经听不下去了,对方却一脸坦然,浑然不知。
有时候,虽然接受了郑州二线城市的定位,但是,高昂的物价和低廉的薪资形成的墙裂反差,还是伤透了每一个重返故里的游子。
在这个城市,没有灰色收入的互联网人无法生存。
05
本地号仍需努力!
前两天新媒体领域第一大号咪蒙封了,1400万粉丝就地解散。可是,跟你有什么关系?
1亿人口的河南,千万人口的郑州,没有走出一个拥有千万级粉丝流量的新媒体公司(除官方)。
不过,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我们大家都在努力着,郑州本地号也是有好的,比如郑州楼市,我经常收看,文风相当犀利,配合音频,听着非常带感。不过其母公司属于杭州米宅旗下,并非本土。
另外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大号是小小包麻麻,走母音电商,可惜创始人回家陪小孩儿的时间多了,内容交给了编辑,质量有所下滑,和全国知名的亲子教育号,年糕妈妈的千万级粉丝相比,还需努力。
除此之外,本土新媒体中,做的华丽的真心不多,几个本地号时不时断更,头条转载别家文章,可以说很佛系了。而那些大大小小的机关单位、公司企业的官方微信号,基本停留在传统官宣上,很多还在原始的粉丝积累阶段,可以说,本地号的空间还是很大。
只希望郑州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容,扎实提升运营团队的业务水平和待遇。至于那家想花2000元请运营的单位,还是别花那个钱了,咱就放弃新媒体吧。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