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生活

作者: 沐南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2:34 被阅读340次

生活该是什么样子,流浪了两年的我经常想到这个问题。

临近春节,见了很多朋友,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1

不少同学朋友都过上了我曾经拼命想要逃离的那种生活,朝九晚五,一眼能望到头,却又无比踏实。

翕哥和小黑在天津,都是大学同学。

翕哥在工程验收领域,全国跑,工资不低。翕哥结婚早,孩子两岁多了,老婆辞职在家带娃,在家试着做微商,卖水果,没想到竟做出了名堂,一个月挣得是翕哥的几倍。

小黑毕业和我在一家公司,我换了三四个老板后,小黑还在坚守,现在已经成了区域经理,自是不愁吃喝。前两年结的婚,小孩还不到一岁,在老家父母带着,平时出出差,也是优哉游哉。

十三是大学舍友,在北京上班,在油水丰厚的芯片业折腾了七八年,也混出了一点名堂,和老婆一起贷款在龙泽买了一套房,小孩不到一岁,岳母在北京帮忙带小孩,也是无比惬意。

坐在十三家的沙发上,突然就有点自我怀疑。

自己拼命逃离的这种生活,看起来也不错。我折腾到现在什么都没有,踏踏实实的朋友却已经有房有车有娃,自己好像很失败。

2

也有一些朋友一样没有稳定。

呆神在这波熊市中同样损失不小,但是心气没受什么影响,在考虑创业做一些事情。几个朋友小聚还现场当起了心理咨询,一年来的心理咨询攒了不少经验,已经有模有样。

萌萌在北京中心地区买了一套房,和老公两人每月工资丰厚,每月的房贷基本上公积金就可以cover,但是两人却没考虑生娃。“压力太大了。”萌萌说,“我们现在两人好吃好喝无比滋润,一旦有了小孩生活品质必定下降一大截。”

萌萌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条件比较好的,却还是担心养娃带来的生活降级,收入一般的朋友就可想而知了。

马姑娘和单单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对象,立志今年找个对象的同时,也在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马姑娘在疑惑自己未来的职业该怎么走,现在的岗位前途迷茫,又不知该怎么调整。单单也在考虑创业,他的想法和呆神倒是有些不谋而合。

虽然都还在折腾,但也都觉得自己“老”了,开始注意养生,保温杯里枸杞开始游泳。每天准时睡觉,不再熬夜。

好像还是不规律作息的就剩我了。

3

小森是去年认识的朋友,在小婷的群里。

在群里说话很少,渐渐熟识后却像一个宝藏,总会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露出来给人惊喜。

小森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职业者,在厦门做儿童摄影,平时朋友圈里晒出的宝贝照片非常专业,每年的收入不比坐办公室少。

虽然看起来风光,但是聊起来原来这条路也走得蛮艰辛。

辞职后,一面带娃一面想做些事情,尝试过不少方向,摄影、陶艺、皮艺、餐饮。最让我吃惊的是,有些内向的她竟然还在街边摆过地摊。

确定要以摄影为方向之后,尝试过很多题材,家庭摄影、个人写真,最后才锁定婴儿摄影,最初没什么人上门,后来参加了很专业的培训,两天1万的学费,但是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随着口碑的积累,生意越来越多,才有了现在成型的事业。

不过小森并没有止步,“婴儿摄影是个体力活,不可能干一辈子。”她还在找别的道路。

4

特别喜欢前两天拾遗上的文章,“这个时代最缺的友情,叫‘高晓松’”。

随着对高晓松的越加了解,也就越来越喜欢这个胖子。

现在还没有稳定的心气,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当初在上下班路上听完了他的晓说,说来奇怪,他并没有鼓动什么,只是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的期待,却潜移默化改变了我对于生活的期待。

前一阵子的《奇葩说》中,高晓松说,诗和远方的快乐只有一种,但是苟且的痛苦却有一万种。但是远方这一种快乐一旦体会到,所有苦也就不再苦了。

高晓松最出名的那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原野”竟然出自他的母亲,高晓松一家高级知识分子,竟然在那个年代就给他这样一种生活观念。

所以高晓松直到现在也没买过一套房,用他的话说,没有房想去哪住就可以去哪住,买了房反而拘束了。

5

观念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或许超过我们的想象。

高晓松从小接受的观念是要寻找诗和远方,不要苟且于现在,所以他一辈子都在折腾,竟也折腾出如今的成功。不过我猜,这种成功并不是他的追求,他追求的一直是自由,世人眼中的成功只不过是副产品。

想起来小森也说过,他妈妈年轻的时候也告诉她不要买房,要享受生活。她如今取得的自由自是和此分不开的。

天韵是高中同学,如今生活在法国,已许久没有联系。不过她上学时说的话我如今记忆犹新,她说她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出国,当时完全不明白,国内发展这么好,为什么一定要背井离乡?想在想来,她的父母这种意识也是超前了我们不知多远。

这两天刚看完阿城的“三王”,《孩子王》中的王福学习无比用功,然而小乡村里的观念让他只知道识字是好的,便决心把一部字典抄下来,至于这些文字可以怎么用却从没人教过她。

6

每个人的生活表面看起来毫无规律,其实都有一条隐秘的轨迹,很少有脱轨者。

这条束缚着我们的轨迹,就是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观念。

很多人的观念中房子车子婚姻是最重要的,便拼了命也要得到这几样东西,最后往往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有些人生活在有经济头脑的家庭中,从小便知道未来要做一番事业,未来几经打拼,也往往能开出一片天地。

有的人被教育,事业不重要、物质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是精神。虽然不一定取得物质上的成功,往往过得自由自在。

7

生活没有优劣,高晓松的自由不见得优于大部分人的踏实。

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曾知晓过,自己竟然也可以过上高晓松的生活,这样的选项从小便被从备选中删去了。

从没有人告诉过我们,那些路都是可以走的,却有些人连怎么走都已经提前知晓。

所谓观念、所谓见识便是如此,把千万条路摆在你的面前任你去摸索去闯荡。

最后无论走得如何,心里总是舒坦的。

不过无论如何,机会都一直把握在你手里,你所要知道的只是你有这种自由,这种观念会随着家庭的观念不断延续。

放羊娃的后代很可能继续放羊,企业家的后代很可能继续创业,而自由者的未来是无限的。

8

突破阶层壁障的例子也不少,但终归是少数。

不过捷径确实有的,那就是读书。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出身贫寒,却嗜书如命,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点着灯把借来的书读完。最后竟也走出了自己的路。

富兰克林从一个殖民地穷小子成为美国国父,他从小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在他的自传中,找书读书占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他非常自豪的一项成就,就是建成了殖民地最早的图书馆雏形,在一个区域内让读书蔚然成风。

《中国合伙人》中俞敏洪的原型成冬青大学后每天偷偷潜入图书馆,点一支蜡烛静静阅读。

《今晚80后脱口秀》几个写稿人,最终脱颖而出的是李诞,看他的界面,原来他竟然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

如果茫然没有方向,不知该干什么,多读一些书,总不会错的。

相关文章

  • 想要的生活

    清晨 尚未梳洗,爬到楼顶,倚坐门槛 闭上眼睛听各种鸟儿和虫儿的声音 还有屋檐上滴下的晨露的声音 然后张开双眼 看屋...

  • 想要的生活

    最近,佛系这个词随着一款小游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也随大流一起进入了养蛙一族。这只蛙仿佛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

  • 想要的生活

    有一座小房子,可以是买的,也可以是租的 并不要求有多大 但要有一张舒适的床,一间自己的书房 一间用来休息,一间用来...

  • 想要的生活

    不快乐的日子总会想到一点: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渐渐的我也迷茫了,我也不知道我希望什么样生活。 以前我一直坚定...

  • 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谁不想过着优越的生活,谁不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谁不想走进商场不用“眨眼”一律拿下。谁不想...

  • 想要的生活

    闲来无事,突然忆起大约五年前因公出差,目的地是珠三角一个镇上,中午所拜访的单位负责人请我跟同事去当地的一家五星级酒...

  • 想要的生活

    小時候總是渴望长大,渴望爱和自由,渴望奔放的生命,南上北下,现在看出自己只是希望有个活着的理由,比方,如果有...

  • 想要的生活

    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很清晰吗?有为它制定达成的路径吗?有行动吗?坚持了吗? 我曾在十年间不断的修改我想...

  • 想要的生活

    向往的生活,平凡宁静,自由快乐。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如果一个人,那就养只猫,种点花,写写东西。闲暇时候,拖着自...

  • 想要的生活

    文/云卷云舒 一屋,几人, 三餐,四季, 风景,与你,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日子能慢一点, 再慢一点。 看尽人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要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d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