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设计的人都喜欢做参考,尤其是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的时候,更应该盯着对手看。
这个是正常的流程知道流程我们就来拆解套路。其实这也是个学习的很核心的方法。
用红色标注了亮点的部位,顺数第三张,主要针对的手机用户。
现在基本上是凯文凯利说的屏读时代。我做的那张基本上就是迎合手机端的,现在淘宝流量90%在手机端,所以就有点不太搭调,因为旁边的三张都是电脑端的显示界面。
这个是截图整张图分析结束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这张图应该放在第三张,可以让人秀出优越感。而且文字中也没有特别的说明,这个红酒属于哪个类型的,有点偏离本质。
学习到的点:
1.红酒分级别引导消费者
2.背景可以用一个丝带引导,效果照样很好
3.白色的图底+灰色的背景更突出主题
4.最后一点正负图的使用,切掉一个角来点亮和强调品牌,这个非常赞。
来自京东这张图给我的感触挺大的,就是对有机的理解。
整个红酒其实没什么卖点,唯一的就是有机。这个美工把有机可以说做到极致了,从概念出发:
概念
市场
产地
产品差异化对比
产品检验报告
产品获奖
这几个方面让你一点点的相信这个产品。
这是非常重要的,他不是在卖产品,直接是在引导你,有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这对于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利于长期营销。最厉害的营销不是卖产品,是改变用户的认知,让用户离不开你的产品。
说真的从图片表现来说,一般般。但是从理念上来说,秒杀了同行的很多酒,还有一个浅绿色的配色,一直贯穿始终,做的也是很好。
美工是做图片么?
我开始怀疑这个问题,美工是做关怀,做数据。从一个图片型美工转化为一个运营型的数据型的美工。
上面这张图,其实离开了原有的套路,从故事开始,不足在于没有从故事结束,感觉做到3分之2的感觉,如果这张图再改进一下。
最后加几张场景图,稍微提一下酒庄,一张很好看的图结束效果可能更好。
做设计是为了迎合别人,给别人意想不到惊喜感。设计师做出来的就是他想要,但是一直没有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惊喜感。
写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了心理学,你要迎合别人,你必须要有这个能力和知识储备才行。
上面的这个设计分开看就很好,但是放到一起就很牵强。不连贯,每一个小部分都是逻辑非常的清晰,但是放到一个大的框架中的时候,有点前后不搭。
我学到我的优点:
1.做详情图一开始讲故事
2.建议搭配 这是一个亮点,做详情图真的是用户思维,我买到这个产品如何用?非常的点睛。
3.概念——证据——验证 这个逻辑来给你深入人心的介绍,特别贴心。
总结:
探寻设计的思路是一个不断让我兴奋的过程,甚至可以忘记时间的流逝,总有一种哇的感觉,这种感觉又会刺激我新的开始去探寻更好玩的东西。
我很喜欢这种“哇”的感觉。
希望我以后也能做出这种直击人心的东西,给消费者一个“哇”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