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366333/debf97b819d8fe6c.jpg)
突然意识到不仅读书需要选好时间,读不同类型的书也需要选好时间,摆正心态。这一周的工作状态就是累,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现在有些怀疑在这周选择看他是不是有些失误。
这本书是目前为止,读后使我陷入进退两难绝境的第一本书,甚至开始质疑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读之前真心觉得可以帮助我在全局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有所收获,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并笃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朝高效管理型人才更进一步。
读了4堂课,发现在分析框架的工具,及处理问题心态上可以初步与麦肯锡工作法契合,但每当多接触一堂课,以及随着每日工作内容的变化、须解决的问题提增多,反复,让我只觉得理论知识很清晰,实践起来好比找男朋友。发现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无法用言语形容,更加无法用自己的常识,及积极地心态去努力跨越这个鸿沟。导致麦肯锡中的理想工作状态,和我面临的残酷现状,几乎让我崩溃。
我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消息传递部分的失真及重复。首先要锻炼通过过滤客户二手信息,迅速识别问题根源的能力,找到消息传递人有意过滤掉的信息,而这部分信息往往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即问题背后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否则解决问题会如本周一样,永远都是在无穷循环,反复沟通,耗费大量时间成本。
隐瞒信息的一方,无论是外部客户还是内部团队,一定是在某种程度或角度有自己觉得shame的地方,自然不愿拿出来分享。而往往这个信息的缺失,是识别及解决整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环。导致需要通过较大的沟通成本去发现问题的真实问题所在,然后又需要煞费苦心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好不容易想出来,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去做沟通,究竟项目经理是来解决问题的还是制造问题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反而成了Trouble maker.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会自带光环,使命加身,面对客户,面对内部后方运营团队,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以在项目经理这小事化了,而在内部或者客户方,项目经理是不可以犯错的,项目经理也同样在这样要求自己,在项目经理看来,结果大于一切。误解,承担,委屈,等都不能大于结果。
这周体会了两次的心慌,不是我的承受能力太差,而是面临问题的反复解决,让我失去了信心。解决的周期长,环节繁琐,最重要的是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导致开始的雄心壮志,一点点耗尽。冷静下来,发现此刻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调整,做可以让自己放空的事情:跑步、游泳、看书皆可,来获得简单的快乐。让自己在放松中集中精神。从而更好的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效率提升势在必行。
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我采取了思维导图、逻辑树等方式进行总结,也是为了方便以后在回顾本书时,抓住重点,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很快地帮助自己回忆起解决问题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8366333/e020ea92c1633ea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66333/170f5c1151793c7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