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出一本品评魏晋诗词的书,是初中买的,那时候很爱这种类型的书,什么唐诗呀,宋词呀,好几本在书箱里。这些书都是品评一个诗人或者词人的一两首作品,再讲一讲这个的经历,发出一些历史兴亡、儿女情长的感叹。
第一本书叫做《长相思》,写的是一些女子的故事,有薛涛、鱼玄机、武则天等历史上的著名女性,我初中的文艺生涯便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从此,我知道了半生坎坷后感叹才名艳名皆是幻影的薛涛,在感业寺出家却对唐高宗念念不忘的武则天,无比美艳却因嫉妒挞死了自己婢女的鱼玄机......那些时代的烟雨、历史臆想中的美貌、才子佳人的爱恨情愁一起构成了我青春时期对爱情、对人生最懵懂的观照。
初中时期的女孩们,虽然被家长老师警告不能偷尝禁果,但大抵都少不了对爱情有过臆想,幻想和那个他在桥上牵手,在月下漫步。所以那些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当时对美好或凄美的人生经历的渴望。自己没有,看看别人的,也成。
可是近日当我再次拿起那本写魏晋文人的书去读,却觉得读不下去,感觉作者的观点被一些华丽的辞藻包裹,并不简洁,拆开那累赘的外壳去看,观点也并不深刻。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排除这本书本身质量不高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在成长。
就像最近被大家广泛吐槽的情深深雨蒙蒙中的经典角色,像书桓,小时候我们觉得他是男神,现在看来却成了渣男;像如萍,小时候我们觉得她温柔可人,现在却有被叫做绿茶。道理就是:他们没变,角色还是那些角色,是我们长大了。
长大意味着我们有了更独立的价值观,对各种艺术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与之相应的,我们的心灵需要有符合我们当下年龄的营养去滋补。
就像你不能给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讲治国平天下,但是常常在朋友圈看见妈妈阿姨姑姑们分享人生鸡汤。
人的精神需求就是这样,有属于不同年龄段的特质。人类从开始进化,就有着身体与大脑的双重发育,有些东西在某一个时刻给你,你是无法接受的;成长过程中,周遭环境与人身经历的不同,又导致了我们和同龄人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三观。
这于是就能解释为什么我打开那本书会看不下去,因为在我的世界里,它已经过时了,无论好与不好。现在的我更想读一些《史记》、《李太白全集》等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是经历过历史淘洗的,对于现在这个正在高速成长却又不乏迷惘的青年的我来说,是最有营养的,既可培养文学素养,又可学习人生经验,原汁原味不掺水,是货真价实的精华。
等到我再成熟一点,或许会去读孔孟的中庸之道,去学习如何与这个世界更好地相处;等我成家立业,或许也会像现在的妈妈姑姑们一样去读一些快餐式尚能充饥的文字,更多的时间或许会用来照顾老人与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总会挑选合适自己的文字去阅读,不能给心灵断了补给,也不能错误施肥。
我不会唾弃以前的爱书,也不吹捧现在手中的爱书,同样都爱过,我的书柜、我的心田都有一块地方分别珍藏它们,它们都是我成长的足迹,是生活的痕迹。童年时,骑着扫帚的男孩每晚落在我家窗台上等我换上最好看的裙子去和他飞过屋顶;少年时,我躲在武则天的箱子里看她翻出那件石榴裙然后泪流满面;青年时,我随着汪伦的节拍划动船桨载着李太白渡过桃花潭......中年何如,我亦满怀期待。
我珍藏的每一本书,都曾在一个挂满星星的夜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陪伴我数完时间的沙漏,拥抱我看过别样的风景,让我在一个时空里体会了多个时空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