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会在等人时看手机吗?我每天碰到的人中,十个有八个是这样,剩下的两个是老人家,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联络工具。
不过也有例外,有次我下楼,看到我们辅导班一个孩子的外公,在楼下看手机,那一版版文字看起来是小说,我和他打了招呼,他回过神来,讪讪地笑着。
活到老,学到老。
2.最近很为教育孩子头疼,家里缺乏阅读和学习的氛围,我和爱人在家都是拿着手机,都想着怎么改变。于是和孩子约定,以后我们家,晚上8点半到9点半,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一起看看书,读读文章。
想让孩子发生改变,关键还是从自己身上着手,家长做好了榜样,孩子才会更加乐意学习。
这让我想到之前的一个同事,他有次在办公室痛心疾首地说:我都看完一集电视了,儿子的作业还没做多少。
3.在互联网时代,和陌生人建立信任感很难,特别是有经济来往的人。我有两个供应商,前一个合作了好几个月,质量好信誉好,我以为能够持久时突然来个消失不见,QQ把我拉黑,微信也不回信息。
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怎么了?消失的那天我病急乱投医,在淘宝找了另一个供应商,人好产品好,一直合作至今。
今天,前一个供应商又主动和我联系了,希望继续合作。我保持沉默,感觉之前几个月建立的信任感,被那次拉黑彻底击溃。
我可不是苦苦等待你浪子回头的前女友。
4.什么时候跑步最合适?我在深圳时,听一个太极师傅说:早上不要跑,血气还没恢复,气血供应会不足。我在长沙时,听一个健身教练说:晚上不要跑,劳累了一天,正是气血弱的时候,跑步会耗完最后的血气。
他们都认同上午吃了早餐个把小时后跑。我看了看总经理办公室,心想还是算了吧。。
工作要紧,活下去要紧。
5.辅导孩子作业最难的不是那些题目,而是如何把你认为超级简单的题目教会孩子,教科书给出了答案,比如怎么教18-3=15?教科书的标准解答是:18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3由0个十和3个一组成,相减之后就成了1个十和5个一,就是15。
大人读了这段解题过程都会感觉有点拗口,但孩子还就真的能听懂, 并且举一反三,计算别的式子。
方法真的很重要,你知道做并一定知道教。
6.我们小区的侧门入口,曾经有个卖馒头的老太太,有个烤玉米的老爷爷,每天下午3点多在那做生意。
但最近很久也没来了,因为城管的车每天都在那里守着,忽闪忽闪的警灯警告着这些老人不要影响了市容。
这个城市很干净,这个城市很脏。
7.做人最悲哀的是,当别人愿意拉你一把时,却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表妹今年毕业要出来找工作,姨妈兵马未动,招呼先打:帮我家xx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会做什么?”
“好像都不大会耶...”
“喜欢什么?”
“好像都差不多耶...”
感觉很难聊下去,但从中又依稀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8.现在做什么事都流行先建群,社群无处不在,比如刚刚我被拉近了杀猪群。
是真的杀猪,土猪,吃草的,一边杀一边卖,火爆无比,毕竟现代社会,大家都无限信赖土生土长的产品,而且希望自己是第一手。
一个社群就是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某些方面有着一样的需求。
9.你在什么群里隐姓埋名多年?又在什么群里活跃得像另一个人?能让你活跃的社群,一定是让你感觉到存在感的社群。
刷存在感,我不认为是贬义,这只是人的共性,每个人都需要存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0.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捆绑在别人身上,用心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让自己有把控感。
每天早上醒来问自己:我今天能做件什么小事让自己快乐呢?
这也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不过是你主动出击,而不是傻傻地等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