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握我们的未来,就得用大局观洞察中国的未来,而最好的视角是中共党史。理解了中共党史,我们才算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
1.中共党史
我们来温习一下中共党史。你看,1957年“主要矛盾”的表述变了,政策就跟着大变样,于是,我们就多了20多年的阶级斗争。1981年“主要矛盾”的表述又一次变了,我们就坚持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7年,“十九大”再次修改了对主要矛盾的表述。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表述跟1981年的表述有多大的差异呢?这样来讲吧。这相当于从iPhone4升级到了iPhone X。温饱之后,要有小康,人民需要的不止是物质文化需要,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会日益增长。十九大报告诉你:第一,所有这些要求都是正当、合理的;第二,党知道你还没有过上真正的美好生活;第三,党郑重承诺,要带领大家过上美好生活。
2.未来两年稳中求进
怎么在新时代过上美好生活呢?你要记住两个关键的时间段:未来两年、未来二十年。我们的小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每一次都要讲这件事情,每一次都要再把任务加码。十六大说的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又加了一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的目标可比总量的目标难多了。到了十八大,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正猛,原来定的目标看来要提前实现了。那怎么办?后面几年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上啊,于是,我们又调整了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
话音刚落,中国经济的增速就开始下降了。尤其到了2015年,股市震荡、汇率贬值,当时看空中国的声音到处都是,搞得气氛非常紧张。当然,到了今年,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了,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国际经济依然隐藏着潜在风险,各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仍然不少。虽然我们距离光辉的峰顶只有一步之遥,但最后的一步一定要走得更加小心翼翼。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两年的政策基调将是稳中求进,各项工作会有条不紊地展开。我们要在未来两年保持定力、一一化解潜在的风险。结论是,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请你记住:稳中求进。
3.未来二十年
那未来20年呢?未来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激动人心的时期。即使到了2020年,我们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是登上了一座小山的山顶。山外有山,距离我们攀登最高的山峰,还有漫长的道路。
在未来20年,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重大的挑战。中国将会跑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科技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近,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上升,这会使得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平稳,但由于传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较慢,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4.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从哪里来?
问题来了。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从哪里来?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写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兴衰》,在1870年到1970年间,美国经济实现了一场大跃进,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20-1970年。 这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想一下从1920年到1970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就会发现:1929年,美国发生了股灾,随后进入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美国又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在较长的时间处于政府管制、相对封闭的状态。即使如此,1920年至1970年,美国经济仍然能够维持较为强劲的增长。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在4.0%-6.5%。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把这称为“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大趋势。中国经济现在也得益于一些“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大趋势。
5.三个大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是中国的制造业将会继续升级换代。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20年增长的速度很快,但进一步升级换代的空间仍然很大。20世纪30年代,美国尽管经济比较低迷,但是汽车 技术仍在不断进步。比如,美国的汽车行业在大萧条时期仍然在加速实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进。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同样有着非常大的技术升级空间。
第二个大的趋势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尽管走到一半,但未来的空间还非常大。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新的变化。我们会看到,未来的城市化将从土地主导、房地产拉动的城市化,逐渐变成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同时,中国会更强调城乡的一体化,乡村振兴会带来更多的投资的机遇。有一些乡村可能会出现衰落,但通过有效的人口转移和配套的政策,比如说设立国家公园,这些地方会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另外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乡村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内陆地区,会出现一批堪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一线城市,它们将成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极。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还会出现一批都市群和城市带。这都是我们未来投资、择业和生活需要关注的大趋势。
第三个大的趋势是创新。中国出现的创新包括两类,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来自于中国的市场优势。中国的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发展速度快,各地之间发展呈阶梯型。这为各种不同水平的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以高铁为例。高铁领域的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并非最早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于德国和日本。但是,最后商业化却只能出现在中国。因为只有在中国这样大的市场上才能够把这些新技术商业化。而最后,这些技术的前沿和标准都会来自中国。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在养老、环保等等方面,中国很可能会出现更多市场引导的技术创新。
同时,中国还有一批价值被低估的庞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资源。过去,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是人口优势,是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正在积累另外一个新的红利,就是相对低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有很多会进入到跟创新有关的部门。这是属于中国的新的人力资本红利。
小结
当我们站在2018年展望新时代,既要看到未来两年,又要看到未来20年。用一句话来形容,未来两年, 中国经济是“潮平两岸阔”,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请你想一想,在未来两年,你想做好哪些出发前的准备?到二十年后,你希望自己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