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罗辑思维•得到学习区读书心情随笔
文摘:如何把握住你的未来二十年?_4则(20180204)

文摘:如何把握住你的未来二十年?_4则(20180204)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7:39 被阅读24次

    如何把握住你的未来二十年?

    何帆

    导言

    你好,我是何帆,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是“得到”的《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的主理人。

    今天我给你讲一下,十九大和你的未来二十年有什么关系。要想用大局观洞察中国的未来,你最需要什么样的观察视角呢?最好的视角是中共党史。理解了中共党史,你才算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

    1.中共党史

    我来带你温习一下中共党史。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咦?这是不是听着有些熟悉呢?你在学校曾经背过的那句话,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1981年提出的主要矛盾的表述方式。从1956年到1981年,为什么会出现历史的巨大转折呢?那是因为在1957年,毛主席在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我们的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你看,1957年“主要矛盾”的表述变了,政策就跟着大变样,于是,我们就多了20多年的阶级斗争。1981年“主要矛盾”的表述又一次变了,我们就坚持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7年,“十九大”再次修改了对主要矛盾的表述。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表述跟1981年的表述有多大的差异呢?这样来讲吧。这相当于从iPhone4升级到了iPhone X。温饱之后,要有小康,人民需要的不止是物质文化需要,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会日益增长。十九大报告诉你:第一,所有这些要求都是正当、合理的;第二,党知道你还没有过上真正的美好生活;第三,党郑重承诺,要带领大家过上美好生活。

    2.未来两年稳中求进

    怎么在新时代过上美好生活呢?你要记住两个关键的时间段:未来两年、未来二十年。我们的小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每一次都要讲这件事情,每一次都要再把任务加码。十六大说的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又加了一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的目标可比总量的目标难多了。到了十八大,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正猛,原来定的目标看来要提前实现了。那怎么办?后面几年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上啊,于是,我们又调整了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

    话音刚落,中国经济的增速就开始下降了。尤其到了2015年,股市震荡、汇率贬值,当时看空中国的声音到处都是,搞得气氛非常紧张。当然,到了今年,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了,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国际经济依然隐藏着潜在风险,各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仍然不少。虽然我们距离光辉的峰顶只有一步之遥,但最后的一步一定要走得更加小心翼翼。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两年的政策基调将是稳中求进,各项工作会有条不紊地展开。我们要在未来两年保持定力、一一化解潜在的风险。结论是,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请你记住:稳中求进。

    3.未来二十年

    那未来20年呢?未来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激动人心的时期。即使到了2020年,我们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是登上了一座小山的山顶。山外有山,距离我们攀登最高的山峰,还有漫长的道路。

    在未来20年,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重大的挑战。中国将会跑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科技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近,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上升,这会使得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平稳,但由于传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较慢,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4.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从哪里来?

    问题来了。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从哪里来?

    过去两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写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在这本书里,戈登教授讲到,在1870年到1970年间,美国经济实现了一场大跃进。他还讲到,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20-1970年。 这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想一下从1920年到1970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就会发现:1929年,美国发生了股灾,随后进入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美国又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在较长的时间处于政府管制、相对封闭的状态。即使如此,1920年至1970年,美国经济仍然能够维持较为强劲的增长。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在4.0%-6.5%。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把这称为“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大趋势。中国经济现在也得益于一些“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大趋势。

    5.三个大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是中国的制造业将会继续升级换代。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20年增长的速度很快,但进一步升级换代的空间仍然很大。20世纪30年代,美国尽管经济比较低迷,但是汽车 技术仍在不断进步。比如,美国的汽车行业在大萧条时期仍然在加速实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进。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同样有着非常大的技术升级空间。

    第二个大的趋势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尽管走到一半,但未来的空间还非常大。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新的变化。我们会看到,未来的城市化将从土地主导、房地产拉动的城市化,逐渐变成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同时,中国会更强调城乡的一体化,乡村振兴会带来更多的投资的机遇。有一些乡村可能会出现衰落,但通过有效的人口转移和配套的政策,比如说设立国家公园,这些地方会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另外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乡村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内陆地区,会出现一批堪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一线城市,它们将成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极。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还会出现一批都市群和城市带。这都是我们未来投资、择业和生活需要关注的大趋势。

    第三个大的趋势是创新。中国出现的创新包括两类,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来自于中国的市场优势。中国的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发展速度快,各地之间发展呈阶梯型。这为各种不同水平的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以高铁为例。高铁领域的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并非最早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于德国和日本。但是,最后商业化却只能出现在中国。因为只有在中国这样大的市场上才能够把这些新技术商业化。而最后,这些技术的前沿和标准都会来自中国。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在养老、环保等等方面,中国很可能会出现更多市场引导的技术创新。

    同时,中国还有一批价值被低估的庞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资源。过去,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是人口优势,是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正在积累另外一个新的红利,就是相对低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有很多会进入到跟创新有关的部门。这是属于中国的新的人力资本红利。

    小结

    当我们站在2018年展望新时代,既要看到未来两年,又要看到未来20年。用一句话来形容,未来两年, 中国经济是“潮平两岸阔”,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请你想一想,在未来两年,你想做好哪些出发前的准备?到二十年后,你希望自己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好的,期待和你共同成长进步。


    读克尔凯郭尔的两点理由

    第一点理由,是他思想的划时代意义。

    此前我们讲读霍布斯,说他划时代,是因为他的国家理论,第一次把国家建立在了个人基础之上;讲康德划时代,是他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那么,克尔凯郭尔划了什么时代呢?他打破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哲学传统,特别是近代思辨哲学传统,将个体的人的生存状况,放在了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加以考察。

    你知道,克尔凯郭尔之前,第一个把个体的人,从神、从集合概念的人中拽出来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用个人精神代替了神谕,认为作为主体的个人应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但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苏格拉底主张中的个人,自主的程度还不充分,还有外在的力量在起作用。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个人解放成了时代主题,但在文艺复兴早期,个人仍然受神的约束,后期则被国家、民族、集体绑架。

    而克尔凯郭尔哲学中的个人,第一次成了人世间所有存在的主角,换句话说,人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根本。所以,关注人的存在状况,是哲学的中心任务。

    读克尔凯郭尔,使你清楚地知道,到了什么时候,个人的解放,个人的自由,才具有了现代的意义,人类到了什么时候,才真正走出了童年,开始成熟起来。人类不易!

    第二个理由,是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个境界哲学,对你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富有启发意义。他笔下的人生的三个境界分别是: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生活。

    审美的人,活在感觉、冲动和情绪中,生活的特征是快乐和无聊,快乐有时,曲终人散,终究还是内心空虚。进入伦理阶段的人,他必须过有道德约束的生活,有善恶是非观念,有责任伦理意识。但生活在这个境界的人,他最多是一个跟其他好人一样的好人,永远不可能获得自足自洽,最终将陷于绝望。而只有过宗教信仰的生活,才能让一个人在神的面前,获得真实的自我认知,“我是谁”这个问题才能获得圆满答案。

    我想强调一句,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三境界不是递进关系,它们可能有重合,但却有高低之分,更重要的,是它们牵扯克尔凯郭尔哲学另一个重要概念:选择。说到底,“非此即彼”就是选择!对你而言,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一系列选择的结果,而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你将会获得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在人类思想的历史上,正是克尔凯郭尔给了你“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以哲学上的支持。我个人认为,这是读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理由,没有之一。

    ——刘苏里《导论 | 失恋和死亡造就的哲学家》


    同理心倾听:先寻求理解,再寻求被理解

    已故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他的最后一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同理心倾听”。也就是带着同理心去倾听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的看法。

    柯维的观点是,人其实具有一种想要评论其他人的自然倾向。比如当大家听完一个人的演讲后,一个人说:“我不喜欢那个人的演讲。”这时候,其他人的自然反应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评价这句话,比如“我也不喜欢”或者“没有啊,我觉得挺好的”。而培养同理心倾听,意味着当你听到别人发表了一个意见时,你的反应是,“为什么呢?我想听下你的看法。”然后,无论你是否认同对方的看法,都可以从里面获得一些启发。

    柯维说,每当他听到有人不同意他的观点,他都会走过去说:“你看事物有不同的视角啊。说给我听听。”他持有的态度是,“先寻求理解,再寻求被理解”。也就是说,他会先努力去理解别人的观点,然后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取得别人的理解,而不是下意识地先反驳。

    想成为同理心倾听者很难,影响团队中的其他人也成为同理心倾听者就更难了。不过,史蒂芬·柯维提供了一个方法:讨论的时候,不妨让每个人先简单复述下前一个发言者的观点,然后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一直坚持下去,柯维相信,最终大家就会能站到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获得其他人看待问题的视角。

    ——李翔知识内参


    个人管理:没有愿景的目标很难实现

    不管你的目标是坚持读书还是坚持运动,如果把精力全部放在目标的实现上,几次中断就会让人产生消极心理,你既自责,也责怪环境,还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要失败了。在财富管理专家李·布劳尔看来,这是因为你关注的是任务本身而不是愿景,他认为目标必须和愿景联系起来,没有愿景的目标很难实现。他建议人们要清楚自己的愿景,愿景越具体,就越能找到实现的方法。

    布劳尔在《布劳尔象限》一书中,介绍了他坚持阅读的经验。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分享了书里的部分内容。

    布劳尔从一位篮球教练那里学到了“薯片理论”,这个理论很简单,人们在打开一包薯片时,很少有人只吃一片,往往都会超额完成。布劳尔说,人人想要大步前行,而不是走小碎步;环境不够完美时,人们总想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迈步,但这一切的关键其实是要开始行动。付诸行动后,人们往往会超出自己设定的最低目标,“阻碍你达成目标的并不是书的页数的多寡,而是你能不能打开书,付诸行动。”

    利用薯片理论,布劳尔十几年来每天都会读书。他说,一旦开始行动,你会发现,阅读就像吃薯片一样停不下来。 制定目标的目的,不是让你在遥远的未来取得什么成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开始行动作为目标,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让自己行动起来。

    ——李翔知识内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摘:如何把握住你的未来二十年?_4则(201802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ib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