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15法则》:怎样才能更高效?

《高效15法则》:怎样才能更高效?

作者: lazykitty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23:16 被阅读0次

    今天终于读完了今年的第一本书《高效15法则》,说好的多读书,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光读也不行,一遍读一遍忘,收获也不大,读书还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思想深度,还是有必要把读的过程中的一些总结记录下。话不多说,先听我说说这本书都讲了什么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几家市值百万美元公司的创始人,译名叫凯文·克鲁斯。这个好理解,普通人开口闭口给你说法则,你也不能信。

    作者说的第一个法则是用分钟来计算时间,一天只有1440分钟。

    为什么作者选择分钟呢?为什么不用秒?为什么不用小时?应该是因为一秒太短,一小时太长。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有一千块钱,你是按照一百一百去花,很快就花完了,按照一毛一毛去花可能什么都买不了,最好的方式是按照二十、五十来花,既能买到东西,又能花费的不那么快。我们不用像作者一样按照一分钟来计时,我们可以按照五分钟来计时,可以把五分钟当作一个金币,这样一天有288个金币,一天大概要花100个金币用来睡觉补充精力,30个金币用来吃喝拉撒,这样我们自由的金币数大概就是150个,我们可以用金币计算做一件事的成本。

    作者的第二个法则是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就比如说你的目标是健身,那就应该把运动安排在早上,在上班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没人打扰的,可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完成。如果你安排在晚上,很可能的情况是某一天要加班没办法完成,这样养成的好习惯就很容易被中断。就比如说我去年为了美美的拍婚纱照制定的减肥计划,就是因为放在晚上实施导致经常无法完成,要不然结果应该会更好一些的。让我们找到自己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早的时间完成吧!

    作者的第三个法则是日程表替代任务清单。

    为什么要丢掉任务清单?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列了任务清单之后,很自然的会从最简单的任务着手,而不是重要程度,比如说回复邮件和解决一个疑难bug,回复邮件比较比较简单,但是解决bug比较重要,这样会挤压处理重要事情的时间;第二个原因是,任务清单会让心情焦虑,下班的时候还有一堆的任务累积,晚上还能睡着觉么。

    那丢掉了任务清单,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记录问题呢?答案是日程表(额,有没有发现我很无聊哎,一直在自问自答)。列出来最重要的三件事,划出三段封闭的时间分别对应这三件事,同时预留一些缓冲的时间处理意外和对外沟通的工作。不过现实的工作没有这么完美,总是会有一些临时的事情占用你的封闭时间,比如突然的需求、线上问题、临时会议等,如果你是一个团队负责人的话,尽量和其他同事达成共识,比如说每天的9:30-10:30是对外沟通的时间,10:30到12:00是团队成员不被打扰的时间;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小码农,那你要勇敢的say no,然后再约定一个合适的沟通时间。

    作者的第四个法则是打败拖延症。

    这一讲作者列举了一些打败拖延症的方法,但是感觉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法不多。总结一下有三点:保持自律、寻找同伴、惩罚机制。

    我们总是会以为未来的自己能变得很优秀,但对于当下的自己却无比纵容。比如我就收藏了一堆的文章,以为早点下班的自己会看这些文章,但实际情况是下班后的我在吃着零食看着电影。怎样我才有可能看完这些文章呢?第一就是现在立马就看,第二是下班后在公司多坐一会,让自己处于不方便吃零食看电影的环境里。

    另外找个靠谱的小伙伴,共战拖延症。比如我想跑步,一个人总是各种借口不去行动,那我可以找身边规律跑步的小伙伴一起,或许能有一些效果。

    通过惩罚机制打败拖延,比如说扇贝单词有21天计划,通过给平台交一笔钱迫使自己坚持下来。

    作者的第五个法则是下午五点零负担准时下班。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员,按照现在的工作节奏,应该是没办法做到这一条的。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事情永远做不完,捡重要的事情做好就可以。

    作者的第六个法则是建立个人笔记系统。

    作者认为手记笔记的效果是优于电脑笔记的,原因是手记的同时会调动听力、认知、回忆等一系列认知行为,但是并没有提出如何建立好的笔记系统。这个法则给我们的指导是总是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纸质的),把重要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作者的第七个法则是“321-0”掌控邮箱。

    这个法则是专门针对邮件的,“321-0”的意思是每天看3次邮箱,每次21分钟,清空所有邮件。为什么看3次邮箱就够了呢,会不会错过重要邮件之类的?答案是邮件一般都不需要实时处理,如果需要实时处理一般不通过邮件的方式沟通。怎么在21分钟内清空邮箱呢?针对一封邮件,我们可以从办理,委派,推迟,删除这四个方面思考。

    作者的第八个法则是缩减会议。

    作者介绍了一些致命企业针对会议的优化措施,会议应该是所有形式的沟通都不起左右的最好选择。每天有一个碰头小会,互通下重要的事件、数字和问题。整体来看现在公司的会议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的第九个法则是say no。

    拒绝别人很困难,因为我们可能怕别人不开心,别人觉得我们没有礼貌,以后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没人帮忙等。但是我们答应别人的同时其实就是拒绝了自己更重要的需求,一天只有1440分钟,要对不值得的事情say no,而且我们不需要解释,因为我们不欠任何人解释。

    作者的第十个法则是帕累托法则。

    这个法则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0/80法则。这个法则几乎可以套用任何场景,比如80%的财富在20%的人手里,项目中80%的时间在做20%的功能。这个法则给我们的指导意义是我们不用面面俱到,我们需要分析下怎样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回报。

    作者的第十一个法则是问自己三个问题。

    作者举了个例子,一个程序员把自己的工作外包了出去,自己去做更重要的事。哈哈,谁愿意外包我的工作?

    言归正传,到底是哪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任务对我或者对公司有多重要?结果可能是放弃。

    第二,我是这项工作的唯一人选吗?结果可能是分派给别人。积极把工作分派下去吧,不用压在自己身上。

    第三,这项工作怎样才能更快完成?结果可能是重新设计方案。

    通过问以上三个问题,原本需要我们去完成的工作最后可能有更合适的人去完成。

    作者的第十二个法则是设定主题日。

    作者提出了三个经典的主题日,专注日、缓冲日、自由日。

    比如周末就是我们的自由日,这段时间好好去休整,不考虑任何工作上的事情。周一到周四可以是专注日,全力以赴写bug,开玩笑的。周五是缓冲日,整理整理文档,看看文章资讯等。

    作者的第十三个法则是凡事只做一次。

    凡事只做一次,一次就做彻底。这个在项目中很常见,经常有同学很马大哈的写一遍,回头在去修改一遍,这样比做一次要浪费挺多时间的。我们在开始一件事情之前就按照彻底做好的方式开始,不要有再来一遍的心态。

    作者的第十四个法则是利用清晨。

    为什么是利用清晨,不是利用凌晨?因为熬夜对身体不好,不是长久之计。当然对于正常上下班的职场人士来说,好好利用晚上四小时也就够了,对于我们这种加班狗,只有清晨才是自己的。

    早起可以做什么呢?比如说做做运动,早餐,阅读等,这些都不重要,先起来再说吧。

    作者的第十五个法则是保持精力充沛。

    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有更高的效率,高效的前提是精力充沛。这个好理解,比如说我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势必会昏昏欲睡影响效率。关于如何做到精力充沛,我觉得健康、睡眠、饮食、运动、情绪最重要。健康自不必说,一个小小的感冒都能让效率大打折扣。关于如何通过饮食让自己更有精力,我的感受是不要吃太饱,不要吃太油腻。运动的左右也不必赘述了,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就好。情绪这一块我是很有发言权的,我发现我坚持了两周甚至一月的习惯经常因为自己的一次情绪失控就中断了,关于情绪最重要的应该不是控制,如果通过控制的话,早晚会失控,重要的应该是培养钝感力,不要让情绪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就是读《高效15法则》的一些总结,有些还是很有操作意义的,里面的举例是我瞎说八道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这本书吧,大概两三个小时阅读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15法则》:怎样才能更高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iv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