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荪甫的派头

吴荪甫的派头

作者: 一生情_4f5e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08:22 被阅读0次

老关忙即跳下车去,摸摸腰间的勃朗宁,又向四下里瞥了一眼,就过去开了车门,威风凛凛地站在旁边。车厢里先探出一个头来,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疱。看见迎面那所小洋房的大门上正有“戴生昌轮船局”六个大字,这人也就跳下车来,一直走进去。老关紧跟在后面。

“云飞轮船快到了么?”

紫酱脸的人傲然问,声音宏亮而清晰,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他的话还没完,坐在那里的轮船局办事员霍地一齐站了起来,内中有一个瘦长子堆起满脸的笑容抢上一步,恭恭敬敬回答:

“快了,快了!三老爷,请坐一会儿罢。——倒茶来。”

瘦长子一面说,一面就拉过一把椅子来放在三老爷的背后。三老爷脸上的肌肉一动,似乎是微笑,对那个瘦长子瞥了一眼,就望着门外。

                                                                         (茅盾:《子夜》)

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评:

人物出场的描写,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同作品的情节、结构,同人物的性格,都有密切的关系。本篇就是让人物在具有个性特点的行动中出场,一出场就显出他的身份和独特性格。

紫酱脸的人很明显是一个有特殊身份的人,我们从保镖老关和轮船局办事员对待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身份很高贵,其实他是一个大资本家,有权有势,态度傲然,声音宏亮,这些都符合一句俗语“财大气粗”,作者又自我猜测“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更使读者明了这个人物不一般,还有最后瘦长子的恭敬态度更加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

相关文章

  • 吴荪甫的派头

    老关忙即跳下车去,摸摸腰间的勃朗宁,又向四下里瞥了一眼,就过去开了车门,威风凛凛地站在旁边。车厢里先探出一个头来,...

  • 读《子夜》

    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一个强大的工业王国。这也是吴荪甫的梦想。吴荪甫,一个魁...

  • 吴荪甫想开枪自杀

    电话铃猛可地又响了,依然是那么急! 这回吴荪甫为的先就吃过“定心丸”,便不象刚才那样慌张,他的手拿起那听筒,坚定而...

  • “超越自我的命运”

    “要镇静!即使失败,也得镇静!” ——《子夜》第十九,吴荪甫 “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

  • 吴太爷的死是《子夜》的焦点

    我觉得茅盾的《子夜》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是作者塑造了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更主要是描写了吴太爷的死。 ...

  • 只记得茅盾,不记得吴荪甫

    偶然间,在地铁里看到一块新换的广告牌,上面写有茅盾的一句话: 在命运的网里,人们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样多的成效如所预...

  • 矛盾小说《子夜》读后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战乱不断,民生凋敝。 可是在上海,还是一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光景。 吴荪甫将吴老太爷从乡...

  • 子夜

    子为十二支, 夜为白昼始, 子夜,子夜, 其黑尤烈。 听, 吴荪甫一众资本家的窃窃私语, 喊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

  • 读《子夜》第二天

    读《子夜》22%,主人公逐渐显现,吴荪甫,上海企业家;书中描写他具有坚毅的性格和过人的胆识。在上海开了一家丝厂,家...

  • 《子夜》

    《子夜》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的上海作为舞台背景,讲述了丝厂老板吴荪甫接在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来上海避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荪甫的派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jc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