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茫茫,唯有目送

作者: 红茶的忽而盛开 | 来源:发表于2017-06-17 17:34 被阅读39次

    《目送》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目送》和《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并称为龙应台的亲情三部曲。

    这本书共收录了73篇散文。作者的文字,深邃、忧伤、美丽,像涓涓细流,静静流淌。她写父亲的去世,写母亲的衰老和失忆,写儿子的长大和离别,写朋友的惦念和牵挂,写兄弟的携手和照应。

    一篇篇文字温柔婉转,细腻缠绵,正如评论中说的那样:“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什么时候读来,什么时候忍不住掩卷唏嘘。


    一、《目送》

    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为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其中一篇最广为人知的散文。写的是从作者拉着手把儿子送进小学校门,再到儿子出国留学送到机场。

    写作者的父亲开着小货车送她到台大报道当教师,再到父亲年老住院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她把父亲送进火葬场的焚烧炉门前作最后一别。

    龙应台写的深情,唯美,忧伤。

    这是一种怎样的哀痛和无奈?

    我们每个人,谁没有经历过这种离别与目送,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衰老,无论喜悦还是伤悲,都都会随着星月交替隐匿无踪,人世苍茫,一晃而过。

    能把握的,唯有现在。

    珍惜当下!


    二、《山路》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写龙应台参加她的朋友蔡琴的演唱会,却在为蔡琴失去前夫和挚友杨德昌而难过。

    联想到作者的的另一个朋友沈君山在医院中风昏迷,生命垂危。她潸然泪下。

    作者牵挂着朋友的喜、怒、哀、乐和身体健康,但她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他们的人生中去,只能忍着心痛祝福朋友一路顺风。

    心之如何,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唯有自渡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三、《共老》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是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写的是手足亲情,兄弟情深。

    兄妹三人,一个开公司,一个做医生,一个是作家。平日里各自忙于生计,有事时才匆匆相聚。她感慨,所谓兄弟就是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没有了父母,手足亲人就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


    四、《寒色》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和人做终生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家是什么?

    是妈妈给做的一顿家常饭,是爸爸给买的一辆自行车,是孩子脱下的一堆脏衣服,是爱人端来的一杯热茶。

    是一场姹紫嫣红的花开,是阳光下和爱人一起漫步,是守着四季交替的时光慢慢变老。

    岁月静好。


    五、《回家》。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作者写50多岁的兄妹三人在清明节带母亲回乡给早逝的父亲扫墓。

    母亲已过八十,患了老年痴呆,对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作者终于明白,妈妈要回的家,是一段时光,一段记忆。那个家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

    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呢?

    人生不能重来。时光不能倒流。

    每个人都是时空的过客,没有谁能陪谁走完一生。

    远去的时光,任谁也回不去。


    龙应台,以一颗善感柔美的心,温柔婉转的文字,写给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子女的每一个你和我。

    她告诉我们:人生无法预料,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茫茫,唯有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kb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