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才《夹门关文史随笔》
——《撩开夹门关的面纱》修改稿
第一篇 古铜色皮肤
第四章 府衙和西川第一桥
老衙门在麻柳树双土地,原属夹关乡18大队麻柳村2组,2006年之后为夹关镇二龙村10组辖地,2020年6月又划归草池村管辖。老衙门东面即左边是夹关镇食品站,今为麻柳林安置点;前边即南面是白沫江,白沫江对面是“任坝农业观光园”;右边即西面是双土地,后面即北面是原夹关乡18大队小学。
老衙门在公元147年,夹门关划归芦山汉嘉治理时,是殷熲将军的军营行署;220年是马超大将军的行署;221年是夷狄招讨使府即都尉府;222年先是平西侯府,后是夷狄招讨使府即都师都尉府;235年是六蕃招讨使府;553年设“严道县衙”,人称“老衙门”。袁天罡任“严道县衙”令时,衙门口有《平西候安民抚谕碑》《西川严道县安民抚尉碑》和《蜀道碑》。《西川严道县安民抚尉碑》又叫《扶胡碑》,由袁天罡书写;《平西候安民抚谕碑》,由陈寿书写。
袁天罡(?年—?年),或作袁天纲,四川成都人。唐代最著名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据历代相传,袁天罡与李淳风是同窗好友,时常聚首论易,谈天说地。并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坐、一个写一个画,为后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预测天书《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另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袁天罡称骨歌》等。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袁天罡:“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袁天罡在夹门关老衙门写《西川严道县安民抚尉碑》时,任大唐国太史令、代天巡狩、西番都护使、灵道校尉、严道县正堂。碑文大意是:大唐立国已经年,盛德茂行载青史。圣君仁慈行事中,有纠盛的威武,国势有深广的浩荡皇恩。天下的苍生皆蒙沾濡,更广被到方外的黎民。于是才命使者西征,阻碍顺流而退,就如风吹袭下草木,无不披靡。仁者不能权扙德招徕,强者也不能皆靠力以兼并……该碑文字繁,章节多例条,威严仁慈并重。记述了肖相国义高得天下,马楥和羌号伏波,马超信著北土茋羌率服,一将功成万枯骨的殷颎,唐皇仁慈抚民心五件事。该碑毁于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时期。夹门关人民在公元1506—公元1521(明正德)年间,建在双土地板桥溪沟与白沫江相汇处的天罡祠,毁于民国时期,今仅存天罡祠遗址。
陈寿(?—公元前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从小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20余岁时,就担任蜀汉秘书郎、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待郎等职。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公元前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当时陈寿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共65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前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前280年)80年的历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陈寿在夹门关老衙门所写的《平西候安民抚谕碑》,是为其父的表功而作。同时,还在观音崖东侧胡大崖上书写了“西川严道”四个大字。该字为隶书,每个字约1米五大。这四个字,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都还在观音崖绝壁上醒目地讲述着它所经历的故事,由于观音崖多次发生山体滑坡,“西川严道”这四个字,今已不见踪影了。《平西候安民抚谕碑》虽在1968年元月,义务修玉溪河工程公路基时已毁,但其碑文却收入了陈寿在夹门关时所写的《益部耆旧传》中。在《平西候安民抚谕碑》碑中,陈寿主要记叙了如下几件事:222年,刘备兵败荆楚,退住白帝城,遣使对吴和谈,遣将平犍为五路犹番叛乱;同年冬12月,闻主(刘备)起兵造反,带十万边防军,进入夹门关,守军奋勇抗据;223年2月破夹门关;永安三月,黄元兵进临邛县城,克大邑犯崇州,诸葛亮派遣将军陈曶讨元,黄元兵败退守夹门关;234年叛军大败,黄元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送至成都斩之;235年废汉嘉府置芦山县,贬长史杨仪为第一任县令。陈寿的《益部耆旧传》,在我国史学尤其是方志发展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严道县衙”即夹门关人称的“老衙门”,被人开劈为农田耕种。2013年“4·20”地震后,又建为“麻柳林安置点”。应特别注明的是,古夹门关有两个“衙门”,两个“衙门”都设在祠堂,又都在长川乡铁碑寺下。所不同的是:“严道县衙”设在“王氏祠堂”,人称“老衙门”,今已建城“麻柳林安置点”;一个是“巡检司衙门”,设在响水沟边李巷子即“李氏祠堂”,人称“衙门口”,现为“夹关粮站”。两个“衙门”相距不到500米。
“西川第一桥”在双土地“老衙门”西约100米,南丝古道的必经之路上。汉武帝时期,蛮夷经常反叛;由于道路年久失修,驻军运输粮草不便。汉武帝决心开辟兵车道,任命司马相如为郎中将,王然为副将负责这件事。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原名犬子。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又说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29篇”,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等6篇。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虽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内容上前后相接,故司马迁《史记》将它们视为一篇,称为《天子游猎赋》。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汉武帝遣唐蒙出使招抚夜郎,以其地设犍为郡,后又遣司马相如招抚邛、笮、冉等地。公元前128年,司马相如和王然带领夹门关人民及外地征来的民工,用竹征拧成十余条大索,浸上桐油防腐,再铺上木板,拉上小索作扶栏,成为能载500公斤人马,跨越白沫江的竹索桥。该硚东西走向,长约30米,高约12米,是西川五尺道上第一座宏伟建筑,被人称为“西川第一桥”。西川第一桥的建筑,将“邛”字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史学家认为,邛人发展了蜀文化中的三大文化:即竹条文化、竹林文化和巢居文化。著名史学家、上古史专家蒙文通先生,更进一步认为:邛崃河谷是蜀文化的发源地。双土地西川第一桥的建筑是“竹条文化”,不可多得的典型代表。
来往于该桥上的多为商贾之人,在桥两头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婆。在一座桥的两头,既祀土地公,又供奉土地婆的现象,十分奇特,也十分典型。天长日久,人们便把“西川第一桥”这个地方,称为“双土地”了。
1936年2月,红军北上抗日时,为阻挡国民党范绍曾追兵而炸毁了该桥。2010年11月9日,邛名高速开通,在“西川第一桥”遗址西约50米处,修起了邛名高速匝道辅路的钢筋水泥大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