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喜欢掐掉被标记了“销售”或者“推销”来电号码的习惯,我经常会。
而且一旦接过这样的电话,我也会送它个标记。
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总是被各种泄露甚至变卖,不堪其扰,不胜其烦——这是其一。
各种套路甚至欺骗,购买前有多么殷勤,付钱后又有多么冷漠甚至拉黑消失,又或者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这些大概才是透支大家对于销售信任的关键所在。
我举几个近期亲身经历的例子:
新房临近交付,业主群里聊的热火朝天,一片沸腾。
跟我同一栋22楼的业主说是去年九月买的房,他的置业顾问说是最后一套,赶紧买,不然就没了。
然而房子今年年后复工置业顾问的朋友圈还在发广告说清盘。
我忽然想起,我是去年七月买的,当时我的置业顾问说只有2楼3楼和顶楼,不得已才买了3楼。
最近也接到了不少装修公司的营销电话,其中某家做全屋定制的上市公司的某店的销售人员说他们想在我们楼盘做个样板间,因为我的楼层和户型都很合适,希望能跟我合作(别问她为什么会清楚地知道我的姓名和房号),我信以为真,诚意满满去了他们店里,才发现不过是想打包销售他们更多的产品,并且随后在业主群里也发现有不少业主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嗯,对谁都是一样的说辞——“合作样板间”。
我能理解,很多销售人员业绩任务重,同行竞争压力大,有时候不得不采取一些营销策略。但是我想,任何一个客户都不希望自己被欺骗、被套路,被一锤子买卖。
其实,对于很多刚需的精准客户,你有的产品和服务,而我也刚好需要,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呢?
哪怕这一次不能成交,买卖不成仁义在,下一次有需要,一定会找你,或者亲人朋友有需要,也会想起推荐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