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二)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二)

作者: 乐邦杨凤华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04:58 被阅读0次

    2018-02-07

    本周读到《论语~八佾第三》;中心分享人:梁老师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行礼——安坐——诵读——分享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二)

    分享心得: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梁: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很喜欢这一句。简介当时卫国当政着背景,了解奥神和灶神说法。读出了政治、思想、艺术性和人格信仰。越是咀嚼越是意味无穷。

    杨:《论语别裁》解读这一句,违背天道,祷告也没有用。孔子的教化不走宗教道路,而是人文道路。

    范:天道也是人道,人道就是人文,人文就讲到伦理,不支持臣反君。

    张:联系治国理政看,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发生的故事,参见电影《孔子》。这里孔子的委婉巧妙回答,看出儒家的守经达权。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梁:朝代可以变更,但文化总是一脉相承的。孔子赞成周礼。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杨:汉代儒家觉得夏尚忠,商尚敬,周尚文;

    童:传承中也有与时俱进?

    张:二代之前,尧舜也有文化,但缺乏文字记载,礼制不完备;周公完善礼制.孔子已经体会到周朝礼仪制度的美好,“郁郁”一词,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礼仪制度制定了,传承并完善了是维护一个国家政权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梁:简介太庙,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我读了看出孔子对待礼态度慎重、毕恭毕敬,谦虚好礼。有点纳闷的是,他明明懂礼,为什么这么多问呢?

    唐:推想,当时那种情况,一定不止孔子等,周围不少民众,是否以问,并借主事人的口,来普及弘扬礼节等?

    张:古人在某地做过官,就叫某地人,如鄹人;当时孔子虽懂,但已无发言权,每事问,可能一征求主事人意见;二验证礼制适用;三是委婉指出不当之处。

    也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

    3·15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梁: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这里只要诚心愿意学,肯学,不在于学多好。

    杨:射艺是礼的载体,培养仁爱之心;至道据德依仁游艺。我们书院教孩子射艺时,仪容体态和动作节奏都特别注意。

    倪:可是,这种射箭能用于打仗?

    童:冷兵器时代,射箭时一种生存技能,也是礼仪的一种训练,综合性的。对射礼要恭敬:承让,领教,“揖让而升,下而饮”。

    唐:当时尚武,争勇好强,这样容易起杀戮之心,而射礼休仁爱之心。

    张: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尚武。不提倡力气大,而在乎射的内涵。这是王道与霸道的不同。古道即周礼。无道时,看力气大;有道时,尊礼节。

    大家马上又联想到《老子》所言:“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唏嘘战乱对于生灵的涂炭。

    读书会又不知不觉就到了尾声,大家还意犹未尽.......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二)

    (注:以上内容仅凭笔记与记忆小记,如有不当,请师友见谅并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to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