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让科技进步,所有的先进生产力首先是为了满足战争所需。
三国系列小说,看此类小说最大的收获往往都是书评区大神们备注的历史冷知识和对人物分析。
男主角:刘琦。没有女主。
汉末三国时期,史书有记载的女子自然不多,但是个个都名动天下。基本没有看过男频的三国文不开后宫。但是人物形象只有英姿飒爽的巾帼武将和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两类,人物形象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为此人物引发的剧情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刘琦的后宫中只有和甄宓相爱的过程算是不大不小的惊喜。很难有人能抗拒这样炽热的感情,能看出作者花心思去设计一个有伏笔和铺垫的爱情故事。除却爱情故事方面,所有女性人物中,最精彩的当属辛宪英的蜕变史,一个受尽白眼的女仆到帝王身边重要史官的历程,几乎精彩到可以开番外。
作为刘表之子,刘琦的起始点是所有参与争霸的诸侯中最高的。从开始便已经有了人力来寻找文臣武将,因此对于刘琦在初期发展一笔带过,没有安排人手去寻找历史上的大牛感到不可思议,但凡加一句,期间只有XXX投入刘琦麾下,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尽管明白出于剧情需要,不至于让其他没有上帝视角的诸侯发展的太惨,手下能人都被刘琦挖走,让刘琦的金手指过于闪耀。但是南阳人魏延没有被刘琦挖走,实在意难平。
当刘琦占据并州后,和刘表所在的荆州一南一北相呼应。群雄并起,乱世开启时,东汉十三州刘琦约等于初始阶段就占了两州。虽然中间有蔡氏一族设计刘表的矛盾,但是面对李儒和贾诩两位大佬,蔡瑁和蔡氏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自然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关于刘琦和其他诸侯之间的战斗对比与外族的战斗稍显简略,虽然知道主要面对的必然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家。但是做为书中势力最大的诸侯,直接剿灭的诸侯只有李傕、张鲁和韩遂,且篇幅都不多,而刘度则是郭嘉和周泰刘表势力下完成的击杀。精彩的战斗场面都集中在对外战争中,从征战鲜卑起家,到讨乌桓、伐南蛮,纷乱迷惘的汉末和战争的恢弘跃然纸上。尤其对东瀛的战斗,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绘同建御雷、须佐之男等东瀛武将的战斗。让东瀛系列武将的个性发挥的很是鲜明。
全书表现最差的部分,应该是在剧情中大量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往好的方向思考,看网文的过程中还可以一边补充一些《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就当是复习了。但是明显作者将这些资料也算是章节的内容,显得小说注水严重。
引用资料也便罢了,就当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代入小说中的场景,但是直接原文大段插入《三国演义》中的剧情算是什么意思?曹操讨伐董卓时,招兵买马的片段;马超为报父仇追得曹操割须弃袍;官渡之战,曹操赤脚迎许攸前后的剧情;曹操水淹下坯灭吕布;诸葛亮骂死王朗等等。大段大段的抄录让阅读体验感瞬间就下来了。
最后,刘琦的神兵取名“破晓”,对不起,如果不是弓,都觉得对不起这个名字。刘琦的武力值超越了甘宁,已经成了巅峰的存在。考虑到对小说中任何剧情都没有直接影响,还不如设定为二流武将水平,让其他武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毕竟看三国类小说,文臣武将在主角干涉下不同组合的化学反应和结局,比一个金光闪闪的主角更有吸引力。
当故事结束了,总还是有一些不死的心意要浮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