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等于开始一小步+持续的行动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讲13坚持分享第407天,累计共86次(26咨)
一、SFBT关于如何设定“良好构成的目标”的四个提醒:
第一,目标是对当事人具建设性、重要性、吸引力的,以及符合当事人价值观,即被其认同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意图,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目标前进。当目标是当事人想要的,对当事人有意义的、有好处的、可带来希望感的,将会让当事人产生高度的改变动力。所以,咨询师需要注意咨询目标是否是当事人所认同的或想要的目标。越是当事人认同或想要的目标,当事人就越容易去执行。而且,咨询师也需注意,每一个目标下的行动的内容与顺序,若都是由当事人所决定的,效果将会更佳。——所欲
第二,目标是可具体观察评量、清楚明确、可反映改变讯号,以及描述着行为动态历程化细节的。当咨询师与当事人是以这些原则在讨论目标时,便让对未来种种可能性的探究,转化为对具体选择的探讨。而这一过程也成为当事人心里事先模拟演练的素材,让当事人更容易在真实情景中落实执行,在事后也存有具体的标准可自我评量有无达成目标。
也就是说,当咨询师能协助当事人将小目标予以动态视觉具体化、去除抽象化,将使当事人在头脑中进行演练、觉得行动不至于过难,从而增加执行的动机与成功率。对于执行力较弱的当事人,这更为重要。在讨论的同时,当事人往往更能接纳与面对现在的问题或担忧,并易觉得自己已经在解决或预防问题的轨道上,增加内心的合理掌控感。——可行
第三,目标具有人际互动情境和行为动态历程的详细脉络。例如,咨询师会询问当目标达成时,当事人会对谁说或做些什么事情,或者别人会看到当事人哪些行为,进而有哪些连锁反应等。这是因为当事人隶属于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总是与当事人的生活相互影响,因此当事人的改变也一定发生于社会系统与社会互动当中,而这些社会支持系统的反应与改变,又会再次回头影响当事人行为的修正与维持。因此SFBT咨询师特别关注当事人身边拥有的社会支持,并运用这些社会资源来帮助当事人获得支持,或协助提醒、检核当事人的状况。——具体
第四,目标必须是在当事人可控制范围内及可承担的情况下有些难度但又可能达成的,是合于目前现实与符合成本效益的。最重要的是,目标是在晤谈后立即可行的,而非最终之目的或最核心的议题。若当事人可以开始行动,将拾回一种控制感。而且,由于实际可行的条件让当事人容易创造出小小的成功经验,如此也将能回头提升当事人的自信与动力。反之,若目标设定是远距的、难以达成的,往往使当事人更容易放弃。不过,咨询师仍然需要以间接的方式让当事人知道,达成目标是需要努力与练习的,以使当事人愿意负起改变与建构解决之道的责任,也会因而珍惜获得的进展(许维素,2009;de Jong&Berg,2012; Egan,2010)。
须知:针对当事人口语表达出来的所欲目标来进行咨询工作,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一种深度信任、尊重与赋能的行为。但是,如何让当事人从问题困扰中厘清其真正想要的目标并不容易,其实这会是一个精细的“同步与倾听”的历程,而目标的形塑也往往是一个“不断确认”的变化历程。
二、焦点的三大架构
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
目标架构——指的是当事人想要的目标,而不是父母觉得孩子应该要的目标,包含正向的开始与设定目标。
例外架构——例外指的是孩子的问题没那么严重或是不发生的时候。找寻例外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孩子察觉与发现这些例外存在时候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唤起孩子的内在资源与希望感。
假设解决架构(奇迹问句)——当孩子很难用正向眼光看待目标或是不易想到正向目标时,父母运用奇迹问句邀请孩子假想问题已经解决或是目标达成时他会是什么样子,并鼓励孩子去做目前可以做到的一小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