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初创公司,CEO和合伙人见一位投资人时,他们带去的iPad坏了。
投资人见状,打电话给秘书,直接买了两台iPad送到现场,CEO和合伙人一人一个。
CEO见投资人这么大方,以为要投资他们了——然而对方没有投🤷♀️
后来这家公司在筹备期间就拿到了千万投资,而后推出新产品,放眼整个行业,这个融资速度无出其右。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这次融资有大佬参与,后续的业务拓展中,初创团队有幸结识到一些身家不菲、德高望重的前辈
他们是不是吃螃蟹不用自己掰?不是。
他们是不是每顿饭都来一发满汉全席?不是。他们是不是出入有豪车保镖相伴左右?不是。
大部分时候,他们并不光彩照人,像是站在十字路口的路人甲。
只是我知道,那些别人看来很贵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非不能也,不为也。
作为投资人,早就对大部分消费脱敏了,买两个iPad(或其他普通消费)和玩儿一样。
大家也许看过许多有关财务自由的讨论。一些远没有达到财务自由的家伙,洋洋洒洒为你计算究竟有多少钱就可以“财务自由”。
遗憾的是,“一时兴起坐着头等舱去海岛度假”和“节衣缩食投资收益足够支出”对应着不同级别的“自由”。
加引号是因为,后一种真的算不上自由。
所以我们换个角度,说说“消费脱敏”
大多数正在工作的年轻人或者正在创业,以及发展自己斜杠身份的有志青年们——工作意味着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收入。
只要没有大的“亏空”,持续的现金流入会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几年前,我觉得一个Macbook很贵,一双Gucci的鞋很贵,上下班打车很贵……当然,后来这些都买得起了,而且买一个不会影响到生活质量,不需要下个月节衣缩食。
如果一些消费,长期来看不会让你的生活品质变差,可以认为你对这样的消费“脱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