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在小学低年级那会儿,老师说读后感要分两部分来写。第一部分概括内容,第二部分一定要结合生活写一个事例,以便读后感能让人看懂。后来我发现,事例变得越来越难找,因为读的书似乎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现在想想,小学老师之所以那样说,还是为了训练我们写记叙文的能力。
其实,书不一定都要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远的故事才能让我们面对白纸黑字拓宽视野。今天要谈的是斯蒂芬·金的著作《肖申克的救赎》,收录在《Different Season》之中,对应“春天的希望”的第一部分。作家是富有争议的惊悚小说之王,本书中尽管也穿插了不少监狱中的罪恶行径,可总体思想积极向上,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腐败压迫的批判。因此《肖申克的救赎》与斯蒂芬·金的其他作品不同,不那么恐怖、刺激,却因为出众紧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被众多人喜爱。
本书不长,属于中短篇小说,八十几页,字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有血腥和腐败;却有更多友情与希望。比如说,故事讲述者雷德(Red),年纪轻轻就蓄意谋杀,进入监狱,本质上不算恶人,却因为冲动的一瞬间被钉在罪恶之轮上,耽误了一生。他代表了众多误入歧途的罪犯,进入监狱后随着时间的洗礼与高层的折磨,依然没有彻底沉沦,是一个很友善且算得上饱有良知的罪犯。故事的主人公安迪(Andy),则更有传奇色彩,被诬陷投入监狱,荒废了自由的美好前途。可他博学多才、沉稳机智、处变不惊、潇洒自如的态度让他成为罪恶监狱中的清流。他最终挖洞逃出了监狱,而这一工程花费了他二十七年。在这么长的时间中能始终保持希望,冷静应变,信念之强大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本书的写作手法无疑是极为吸引人的,同时使用了倒叙、插叙的写作顺序,运用十多处设置悬念,情节紧张,环环相扣,使人十分容易一次性读完,不得有放下书本的空隙。语言虽然不算多华丽,却时时带有一个老犯人的沧桑、放纵,还不失对黑暗监狱管理势力的戏虐与嘲笑。
该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畅销自有它的原因。它是畅销书中的经典,经典中最为畅销的。它不仅让读者有非凡的阅读体验,在人格培养方面也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