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时间够快,一晃的功夫,搬到新住的地方已经十多天了。虽然对周边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心里的感觉和原来很有些不一样。
其实,新地和原来住的地方只有一路之隔,以前,踏上天桥,居高临下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这边小区里面的环境和来往行人,并没有觉出什么,现在每天出入其中,发现确实有些差别。
环境的差别自然不用说,那边的建筑多是个人自建房,一般都是三两层的高度。最不一样的是,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太小,道路狭窄,有的地方消防车都过不去,不知道当初是怎样获得建房批准的。这种楼的主人建房的初衷就是为了往外出租,为了更大的体现租用价值,可以获得更多的租金,把房子建到最大程度,几乎不留多少空地,甚至有的两楼之间都不足六十厘米。楼内设计也几乎千篇一律地属于那种接近筒子楼的格局。一般的房间内部都仅有十几平左右,还不如有些人家的客厅大,最大的也就二十平的样子。就是这样小的面积,还要分割出卧室、厨房和卫生间,逼仄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说小就小点,需求的人为了省些房租,也能忍受,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这种房屋大多采光严重不好,需要白天开灯照明,否则就漆黑一片。生活在其中,感觉和老鼠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再就是由于房子太密集,房间内中部两分的格局,通风严重不好,空气污浊,到了夏季,常常发霉,腐味弥漫,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身体肯定会受到伤害。
2015年,我刚来昌平,刚刚开始自己的培训班,发展前途不可预料,找房时就选择了这样的房子。当时看过不少,几乎没有几个采光能够让人满意的。但是图便宜和考虑承受能力,只能这样。
那些当地土著们为了坐享其成,可以赚北漂们的钱,有点缺乏基本的道德,把外来人当耗子养,房子建的一点不人性化。有人可能会反驳说,人家又没有强迫你住,是你自己找上门的。事实确实这样,大多来京闯荡的北漂一族,一部分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青人,或是来城市闯荡的农村青年,他们还没有站稳脚跟,薪资还比较低,哪有更多的钱租好房子。再就是一些来北京打工创业的农村中年群体,为了能给家里挣更多的钱,减少开支,而无奈地选择来这样的地方租房。
网友评论